文章解析

liá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píng
jiàn
chán
xiū
mǎn
zhī
yǒng
huái
怀
dāng
jié
shí
běi
dǒu
jiān
chūn
yuǎn
nán
líng
shǐ
使
chí
tiān
zhān
mèng
shù
yǒu
xīn
zhī

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逐句剖析

"客去波平槛":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 槛:栏杆。

"蝉休露满枝":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当此节":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 此节:此刻。,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倚立自移时":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 移时:历时、经时,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北斗兼春远":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 兼春:即兼年,两年。,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此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南陵寓使迟":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寓,寄,托。,南陵:地名,今属安徽,唐时属宣州。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天涯占梦数":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 数:屡次。,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疑误有新知":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凉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因凉秋时节,时光悄然流逝而起笔,是一首饱含怀旧情思之作。诗中,李商隐流露出对友人来信的殷切盼望,然而事与愿违,满心期待化作失望。在这份失落中,他甚至隐隐怀疑友人有了新交,担忧自己被弃。而这种怀疑,更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眷恋,刻画得入木三分。诗里,诗人于凉秋氛围中,追忆友人离去的场景,其间寄托着无尽思念。这份思念,亦暗喻着他自身抱负难展的愁绪。全诗直抒胸臆,语言风格爽朗清逸,不着雕琢造作之痕。用词简约却意蕴悠长,温婉清新,如潺潺溪流,将情思缓缓流淌,动人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难以考定。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大多时间漂泊异乡、寄人篱下。这首诗大约写于其又一次飘零途中,彼时他缅怀长安却不得归,寻求新出路无果,抱负难展,内心悲愁抑郁。也有说法认为此诗是以女子口吻,写其怀念情人并疑心对方有新欢而担心被抛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秋思怀人的五言律诗。诗中先描绘了客去后水满栏杆、蝉停露满枝的凉秋景象,引发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他长久倚栏沉思;接着感慨与友人相隔甚远,信使迟迟未归;最后写自己多次占梦,甚至怀疑友人有了新交而忘了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忧虑。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借“波平槛”“露满枝”等秋夜之景,营造出清幽、寂寥的氛围,抒发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愁绪。直抒胸臆:如“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直接表明长久怀念之情;“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直白地写出对友人的牵挂与猜疑,情感表达真切。铺垫: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3. 分段赏析

首联“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水亭秋夜图。访客已然离去,池塘水波悄然涨至与栏槛平齐;蝉鸣停歇,清露挂满枝头。此景看似寻常,却精妙传达出诗人心理变化。“客去”与“波平槛”相连,人在热闹时往往不会留意水波涨势,唯有客人退去、独自身处寂静,才会惊觉水波变化。同理,平日常见的鸣蝉、滴露,也只有在周遭陡然安静、心绪空落时,才会被敏锐感知。这联写景,实则映射出诗人从喧闹到寂静后的独特心境,为愁思的生发埋下伏笔。颔联“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诗人笔触从“凉”转至“思”。在这秋凉时节,诗人长久地倚靠在水亭栏柱旁,静静伫立,陷入沉思。随着时间流逝,身影未动,思绪却早已飘远。虽此时读者尚不知其思绪具体所指,但那种愁思绵延、悲凉幽微的情味,已悄然弥漫开来,让人感同身受。颈联“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直白道出愁思的缘由。诗人远离长安已逾两载,长久滞留他乡未归。满心期待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能带来消息,然而使者却迟迟未归,音信渺茫。这两句诗,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对归期的渴盼以及对消息的期待,都融入其中,使得愁思愈发浓重。尾联“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将诗人的忧愁与疑虑推向顶点。身处异乡,进退维谷,诗人心中满是被遗弃于天涯、孤立无援之感。他频繁借助梦境占卜吉凶,心中甚至暗自猜疑,对方或许结识新友,已将自己遗忘。这种对友情的担忧与患得患失,深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惶恐,进一步深化了诗歌主题,将那种思念与不安交织的复杂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凉思》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语言风格疏朗清淡,不同于他一贯的精工典丽,却更适合表现这种清冷孤寂的情怀。诗人善于捕捉细微的心理变化,将对友人的思念、自身的忧虑与凉秋之景融为一体,情感真挚深沉。整首诗意蕴温婉,清新淡雅,虽未刻意雕琢,却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种萦绕心头的悲凉情思,展现了李商隐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朱彝尊曰:首二句“凉”,下六句“思”。何焯曰:“思”字入神(“倚立”句下)。又曰:落句衬出“思”字,意足。纪昀:起四句一气涌出,气格殊高。五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然其妙可思。结句承“寓使迟”来,言家在天涯,不知留滞之故,几疑别有新知也。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起联写水亭秋夜,读之亦觉凉气侵肌。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凉”字分四层。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颀《古意》

下一篇:唐·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