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啼不尽":让黄莺呜叫也叫不完,
"任燕语、":让呢喃的燕子任意地诉说、
"语难通":也说不清。
"这一点闲愁":这一点孤独愁苦,
# 闲愁:一作“芳心”。,这:一作“奈”。
"十年不断":十年萦绕心头从未间断,
# 十年:虚指,很多年。
"恼乱春风":这愁苦搅乱春风。
# 恼乱春风:谓心绪为春风所撩乱。恼乱,宋时口语,即撩乱。
"重来故人不见":旧地重来妻子却再也看不见,
# 故人:指戴复古的再娶之妻。
"但依然、":但依然如旧、
"杨柳小楼东":小楼东边的杨柳。
"记得同题粉壁":曾记得你我共同在粉壁题诗,
# 同题粉壁:共同在粉壁上题诗。
"而今壁破无踪":而今墙壁残破诗句无影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长满兰草的沼泽地,新涨起一片碧绿溶溶,
# 溶溶:形容水盛的样子。,新涨:刚刚涨。,兰皋:芳草丛生的水湾。皋,水边地。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
"流恨落花红":凋落的红花含着遗恨翻腾。
"念着破春衫":看身上已经穿得破旧的春衫,
# 破春衫:此衫是十年前离别时妻子在灯下赶制的衣衫,故言。春衫,一作“征衫”。
"当时送别":清楚地记得这是当年送别时,
"灯下裁缝":你在灯下连夜剪裁制成。
"相思谩然自苦":折磨我的是无边无际的思念之苦,
# 谩然:徒然。谩,通“漫”。
"算云烟、":算起来,往事像云烟一样、
"过眼总成空":从眼前经过一切总是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无边际,
# 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楚,戴复古悼亡之地江右武宁即今江西武宁县,古属楚。
"凭栏目送飞鸿":只能靠着阑干目送远去的飞鸿。
# 飞鸿:飞翔的大雁。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是南宋戴复古为悼念亡妻所作的悼亡词,通过春日重访故地的时空叙事,以“莺啼燕语“的盎然春景与“粉壁题诗无踪”的寂寥现实形成撕裂性对照,表现了十年生死相隔的永恒哀恸。词人用“灯下裁缝破衫”的日常细节凝固亡妻深情,以“落日楚天飞鸿”的苍茫意象将个体悲情升华为天地永恒的宇宙怅惘,在白描口语中融合“物是人非”的时空悖论,既延续陆游“沈园柳老”的婉约悼亡传统,又通过“破衫遗诗”的意象叠加,完成对爱情悲剧的超越性书写。
2. 写作手法
对比:“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时空对照,勾勒出往昔与爱侣彩墨留痕的琴瑟岁月,与当下孤影徘徊、断壁颓垣的荒芜景象。斑驳旧迹与残缺实景构成双重隐喻,既消解了曾经神仙眷侣的生活印记,更在墨痕湮灭的虚空里,传递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切喟叹。融情入景:“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绿溶溶”的生机与“落花红”的凋零形成色彩与情感的双重对照,流水“流恨”实为词人愁绪的外化,落花既是自然现象,又隐喻美好爱情的消逝,情景交融中透出绵绵哀思情景交融:“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依然”二字强化了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杨柳作为离别意象的象征,既暗示当年夫妻题诗的浪漫(呼应《祝英台近》中“道旁杨柳依依”),又以景物不变反衬生命消逝的苍凉。此句通过今昔对比,将物是人非的哀痛融入春景,情感深沉
3.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即奠定哀伤的情调。“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莺和燕啼叫不停,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然而面对这莺莺燕燕的大好春光,词人却伤心满怀。莺燕难明人语,却难解词人的心意,只因其内心有着十年还仍未断的“闲愁”。“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词人的心绪一遇到春风,就更为缭乱纷纷,所有景物都令词人不已。接着,词人借“物是人非”来突出世事变化:“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时隔十年后,词人旧地重游,虽然小楼东畔的依依杨柳依旧美丽,然而故人早已逝去。“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词人进入自己的回忆,想起夫妻双双在粉壁上题诗的情景,然而往日的笔迹早已无踪可寻,只剩下这破壁颓垣。这一句通过今昔对比,即当年夫妻二人风流潇洒的神仙般的生活与此日一人重寻旧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销玉损的无限悲凉的鲜明对比,生发出人世无常的深沉感慨。“壁破”二字显示出人物两非的无限哀痛。复古之师陆游,也有相似恨事。陆游与唐婉夫妻恩爱,无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开,陆游晚年重游沈园,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之句,可与此词歇拍参读。这语句看似平易,实则有着深切的沉痛,在对比中透露出往日夫妻二人自由逍遥的生活与今日独自一人重寻旧地的荒凉感。下阕开头,“兰皋”语出《离骚》。水湾处春水新涨,碧波粼粼,落花残红,流水似乎也生出一片恨意,要带走这残花败红,然而流水却带不走词人心中的愁恨。“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临别前夜,妻子在灯下为词人缝制春衫,可见她对丈夫的爱意。然而春衫已破,词人依然不能忘怀,从中亦可看出词人对妻子的内疚与感激。“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妻子西逝,相思现在对于词人来说只是徒然自苦的事情。过往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烟云过眼,最后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日落于楚天之无际,词人凭栏目送飞鸿,愁苦弥漫无极,心情是何等落寞和怅惘。此句语意略近《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原诗并云:“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妻,古之烈妇也。若结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4. 作品点评
这首悼亡词以绵密华美的笔触抒发哀婉深沉的情思,艺术成就颇高。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中论及石屏词时指出:"石屏词虽常以豪放之语抒怀,然其词作内核始终是绵丽婉约。"此篇情致缠绵的悼亡之作,正是词人秉持复古词学理念时,将绵丽词风与深挚情感完美融合。
# 《木兰花慢》怀旧词,前阕有“重来故人不见”云云,与江右女子词“君若重来,不相忘处”,语意若相酬答,疑即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
清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九
下一篇:宋·吴涛《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