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仆梅兼羽翼全":羽毛如绣且羽翼完美,
"楚鸡非瑞莫争先":楚鸡并非祥瑞不要与之争先。
# 楚鸡:楚人误以山鸡为凤凰,欲献于国君。
"啼归明月落边树":啼叫着归巢,明月落在边树,
"飞入百花深处烟":飞入百花深处的烟雾中。
"避烧几曾遗远岫":为避山火,常飞至远处山峦,
"引雏时见饮晴川":引领幼雏时,常见于晴川饮水。
"荔枝初熟无人际":荔枝刚成熟时,周围不见人影,
"啄破红苞坠野田":啄破荔枝红色苞壳,掉落野田。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1. 分段赏析
“绣仆梅兼羽翼全,楚鸡非瑞莫争先。”:从意象塑造看,诗人开篇以“绣仆梅”突出鹧鸪羽毛如锦绣般华美,“羽翼全”强调其外形的完整与优美,赋予鹧鸪高贵的形象。将鹧鸪与“楚鸡”对比,点明鹧鸪的祥瑞特质,“非瑞莫争先”暗示其与众不同。语言风格上,用词精致,对仗工整,奠定全诗典雅的基调。在表达技巧方面,运用对比手法,凸显鹧鸪的独特地位,引发读者对鹧鸪的关注。“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这几句从鹧鸪的行为场景入手。“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通过描绘鹧鸪在明月西落时啼叫归巢,穿梭于百花深处烟雾之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灵动的意境。“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则分别刻画鹧鸪为避山火飞至远岫,以及引领幼雏在晴川饮水的场景,展现其生存智慧与舐犊情深。从表达技巧来讲,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动态的行为描写,又有静态的环境烘托;还运用了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却生动展现鹧鸪的生活习性。“荔枝初熟无人际,啄破红苞坠野田。”:此句从食物与环境角度,描绘荔枝初熟时鹧鸪啄破红苞的画面。“无人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突出鹧鸪活动的自然状态。“啄破红苞坠野田”以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鹧鸪觅食的情景,使鹧鸪形象更加鲜活。在表达技巧上,通过对这一特定场景的捕捉,以小见大,进一步丰富了鹧鸪的形象,也流露出诗人对鹧鸪自在生活的欣赏之情。
上一篇:唐·任翻《惜花》
下一篇: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