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朝代:唐作者:徐夤浏览量:1
yóu
hóng
xìng
yuàn
jīn
yǐn
tóng
cūn
suì
xuán
sēng
zhài
míng
guó
ēn
shū
zhī
jiàn
wěn
pín
niè
bìn
gēn
wéi
yǒu
jīng
bāng
shì
nián
nián
zhì
shàng
cún

译文

过去游览过红杏盛开的园林,如今隐居在遍植刺桐的村落里。一年的生计还欠着僧人的债务,科举功名未就,辜负了国家的恩遇。不再书写,手指因久不握笔而生的厚茧渐渐消退,频繁拔除鬓发,那头发已稀疏得像没了根。只有治理国家的大事,年年都在心中存有志向。

逐句剖析

"昔游红杏苑":过去游览过红杏盛开的园林,

"今隐刺桐村":如今隐居在遍植刺桐的村落里。

"岁计悬僧债":一年的生计还欠着僧人的债务,

"科名负国恩":科举功名未就,辜负了国家的恩遇。

"不书胝渐稳":不再书写,手指因久不握笔而生的厚茧渐渐消退,

"频镊鬓无根":频繁拔除鬓发,那头发已稀疏得像没了根。

"惟有经邦事":只有治理国家的大事,

"年年志尚存":年年都在心中存有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昔游》是唐代徐夤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主题围绕诗人人生境遇与理想追求展开。首联展现诗人从繁华热闹处到隐居生活的巨大转变,尽显人生沧桑。颔联写自己生活困窘,背负僧债,又科举失利,有负国家恩遇,饱含无奈与失落。颈联刻画生活状态与容颜老去。尾联笔锋一转,即便人生失意,诗人经世报国之志依旧坚定,展现出执着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在困境中仍心系国家、坚守理想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昔游红杏苑,今隐刺桐村。”此句运用对比手法,“昔游”与“今隐”、“红杏苑”与“刺桐村”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过去可能是潇洒游览,如今却隐居村落,奠定了全诗感怀的基调。颔联“岁计悬僧债,科名负国恩。”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窘迫,一年的生计还欠着僧人的债务,考取了科名却没有报答国家的恩情,体现出诗人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愧疚。颈联“不书胝渐稳,频镊鬓无根。”通过描写自己不常写字手掌茧子渐平,频繁拔白发却发现鬓角无根毛发,从身体变化的角度,进一步表现出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尾联“惟有经邦事,年年志尚存。”此句是全诗的转折与升华,在前面描述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后,强调只有治理国家的事情,自己的志向每年都还在,突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天下的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下一篇:唐·孟浩然《美人分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