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在何乡何姓名":你原籍何处,姓甚名谁,
"路途凡百爱惺惺":旅途中的一切事务需时刻保持清醒谨慎。
"衣裳脱著勤收管":衣物穿脱后要及时整理收好,
"饮食烹炰贵洁馨":烹饪饮食务必注重洁净与美味。
"每遇歇时寻竹所":每逢歇息时要选择竹林幽静处落脚,
"须教宿处近旗亭":住宿须靠近市集酒楼以便采买。
"吾家僮约无多事":我家的仆役契约要求不多,
"办取小心供使令":只需谨慎行事,听从差遣即可。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汝在何乡何姓名,路途凡百爱惺惺”诗人开篇以主人口吻询问僮仆籍贯姓名,体现宋代主仆契约关系的正式性。“爱惺惺”三字尤为精妙,既要求仆役保持清醒谨慎,又暗含对其人身安全的关切。这种询问式起笔打破传统训诫诗的刻板,在严谨中透着一丝人情味。颔联:“衣裳脱著勤收管,饮食烹炰贵洁馨”转入具体行为准则,从“衣裳”到“饮食”形成生活场景对仗。前句强调物品管理能力,后句注重烹饪卫生标准,“洁馨”二字折射出宋代士大夫精致的生活品味。颈联:“每遇歇时寻竹所,须教宿处近旗亭”展现宋代差旅智慧:选择歇息处既要环境清幽(竹所),又要交通便利(旗亭)。“竹所”象征文人雅趣,“旗亭”体现实用考量,反映诗人将精神追求与现实需求完美平衡的生活哲学。尾联:“吾家僮约无多事,办取小心供使令”收束全诗,点明契约核心是“小心”二字。看似简单的总结,实则蕴含深意:诗人将复杂的家规凝练为品质要求,体现其“约而达”的管理智慧。
上一篇:宋·朱敦儒《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下一篇:宋·陆游《大风雨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