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当户":金黄的菊花正对着门户绽放,
"已觉秋容暮":已察觉秋日的景致已近尾声。
"云梦南州逢笑语":在南方的云梦泽畔,遇到了欢声笑语,
"心在歌边舞处":我的心早已沉浸在歌舞的欢乐之中。
"使君一笑眉开":使君展颜欢笑,眉头舒展,
"新晴照酒尊来":雨过天晴,阳光映照在酒杯之上。
"且乐尊前见在":姑且享受眼前酒杯前的欢乐吧,
"休思走马章台":莫要再怀念那骑马游冶章台的浮华旧景。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宴饮抒怀词,全词通过重阳节宴饮场景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历经宦海沉浮后的超然心境,既表达了对当下欢聚时光的珍视,又体现了对官场浮沉的反思和“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用典:“休思走马章台”句使用唐代韩翃《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及《汉书·张敞传》中张敞“走马章台”(指代官场游冶、应酬)的典故。韩翃词中“章台”代指离别之地,寄托相思;《汉书》中“走马章台”则指官员闲游娱乐的浮华生活。作者反用典故,以“休思”劝诫自己莫再追忆或陷入官场的浮华应酬,暗含对政治纷争的疏离与超然(结合黄庭坚元符年间被贬的经历,此句更似对“穷则独善其身”的践行)。对比:“秋容暮”是秋暮的苍凉,“新晴”是雨过天晴的明丽,二者形成色彩与氛围的鲜明对比。“新晴”既是天气的转好,更喻指心境的开朗,作者借天气变化暗示自己从秋暮的怅惘中走出,转向对当下欢乐的珍视,强化“超脱”的主题。意象组合:上阕“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以“黄花”(菊花)“秋容暮”(秋暮)营造萧瑟、迟暮的秋景意境;下阕“云梦南州逢笑语,心在歌边舞处”“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则以“笑语”“歌边舞处”“新晴”“酒尊”等意象渲染宴饮的热闹与欢愉。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黄花”即菊花,正对着门户绽放,点明重阳节的典型景物;“秋容暮”则用“暮”字传递出秋意渐浓的微妙感受,既是对时节转换的敏锐捕捉,也为全词奠定了略带怅惘却又明快的基调。次句“云梦南州逢笑语,心在歌边舞处”,由景及人,“云梦南州”点明地点,“逢笑语”写偶遇的欢畅,“心在歌边舞处”则以“歌”“舞”为引,将视线转向热闹的人群,流露出对节日里歌舞升平场景的向往与融入感。下片转向具体的人物互动:“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使君”或指作者自指,或指当地官员,“一笑眉开”以简练的神态描写,刻画出人物因相聚而舒展的笑容;“新晴照酒尊”则以天气转晴的明亮画面,烘托出酒樽映日的温馨场景,光影与笑意的结合,更显当下的愉悦。结句“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尊前见在”强调眼前相聚的真实可触,“休思”则是劝诫之语,“走马章台”代指冶游场所,整句意为莫要再追念那些浮华之地,应珍惜此刻共饮的时光。此句在欢快中隐含对及时行乐、珍视当下的倡导,情感层次分明,既有节日的热烈,又有对人生聚散的感悟。
上一篇:宋·黄庭坚《谢何十三送蟹》
下一篇:宋·黄庭坚《戏答张秘监馈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