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既戒酒不饮":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喝了,
"遇宴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
# 宴集:宴饮集会。
"独醒其旁":我一个人在看。
"坐客欲得小词":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词,
# 坐客:座上的客人。坐,通“座”。
"援笔为赋":我就提笔来写。
# 援笔:执笔,提笔。
"断送一生惟有":我这一生都是在酒中度过,
# 断送:犹言度过。
"破除万事无过":但消磨万事也没有什么过错。
# 破除:亦指度过、消磨之意。此二句以集句歇后“酒”字。
"远山横黛蘸秋波":现在身边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
# 秋波:眼波,此写敬酒女子的眉眼神情。,蘸:原意为物体沾染液体。,远山横黛:指眉毛。
"不饮旁人笑我":我要是不喝酒,她们就笑话我。
"花病等闲瘦弱":花像病了一样那么瘦弱,
# 等闲:无端。
"春愁无处遮拦":春天这么多忧愁无法排遣。
# 遮拦:排遣。
"杯行到手莫留残":酒杯都送到手里,还是别留着它了,喝吧。
# 杯行到手莫留残:语出庾信《舞媚娘》诗:“少年惟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管什么月斜人散呢!
# 不道:犹不思,不想。此为反辞,谓“何不思”。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情遣怀之作。上片起笔议论,化用韩愈句含人生感慨,写歌女姿态后,以因戒酒遭嘲结尾。下片由“不饮”转“劝饮”,暮春之景引伤春及人生坎坷愁绪,劝人饮酒化用典故,结尾反问思索宴散无乐。全词语言直白,巧用典且多转折,尽显其贬谪后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化用韩愈、庾信、韩偓等人的诗句,如“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化用韩愈《遣兴》和《赠郑兵曹》,使词在有限篇幅内蕴含丰富内涵,增添文化底蕴。直抒胸臆:如“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直接表达及时行乐的想法,使情感直白强烈。借景抒情:通过“远山横黛蘸秋波”描绘酒席场景,“花病等闲瘦弱”写春景,前者展现热闹中的孤独,后者烘托内心愁绪,情景交融。对比:以陪酒女的劝饮和旁人的笑,与自己戒酒形成对比,凸显内心矛盾。
3. 分段赏析
上片“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化用韩愈诗句,以凝练的议论,高度概括人生体验,新颖独特又带诙谐;“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描绘了酒席上女子眉眼如画、劝酒的情景,以乐景衬作者戒酒的孤寂,引出内心的无奈。下片“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将花拟人化,以花的瘦弱写春残之景,实则隐喻自己内心愁绪如春天消逝般难以排遣;“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则是劝人也是劝己,趁着相聚及时饮酒行乐,不然等到散席便只剩遗憾,情感从愁闷转向旷达。
4. 作品点评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体现了黄庭坚词作的独特风格。词中既有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又有被贬后的苦闷愁绪,同时也有试图超脱的旷达。在表现手法上,巧妙运用典故和多种抒情方式,使整首词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虽表面看似诙谐玩世,实则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隐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研究黄庭坚被贬时期心境和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
# “杯行到手莫留残。”两“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
宋袁文《瓮牖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