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shuǐ
ā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2
shuǐ
cóng
lái
fàn
jià
miáo
zhuó
shéng
zhǐ
yào
chuān
穿
láo
xíng
wàn
cùn
cǎo
duì
shí
fāng
tóng
cáo
shuì
shí
wáng
shì
liǎo
yún
shān
héng
yuè
lún
gāo
huá
tíng
làng
shuō
chuī
máo
jiàn
jiàn
quán
niú
xià
dāo

译文

水牛向来糟蹋庄稼苗,用绳子只要把鼻子穿牢固。行走要到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卧倒面对广阔天地同用一个食槽。租税按时缴纳国家事务完毕,云雾山间横吹笛子月亮高悬。华亭空说锋利的吹毛剑,看不见完整的牛可以下刀。

逐句剖析

"水牯从来犯稼苗":水牛向来糟蹋庄稼苗,

"著绳只要鼻穿牢":用绳子只要把鼻子穿牢固。

"行须万里无寸草":行走要到万里无寸草的地方,

"卧对十方同一槽":卧倒面对广阔天地同用一个食槽。

# 十方:原校:一作千峰。

"租税及时王事了":租税按时缴纳国家事务完毕,

"云山横笛月轮高":云雾山间横吹笛子月亮高悬。

"华亭浪说吹毛剑":华亭空说锋利的吹毛剑,

"不见全牛可下刀":看不见完整的牛可以下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戏赠水牯庵》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七言律诗,以南宋禅宗“牧牛”公案为背景,通过水牯牛的农耕场景与修行隐喻,展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首联以“犯稼苗”暗喻人性弱点,颔联“行须万里无寸草”与“卧对十方同一槽”形成空间张力,揭示修行需破除执念。颈联“租税及时王事了”转入现实关怀,尾联反用庖丁解牛典故,强调“全牛”境界需洞察本质。全诗以俗为雅,将农耕细节升华为禅理思辨,体现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创作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被贬的时候,他看到农事活动中的水牛,联想到自己的官场经历,于是把禅宗里的故事和田园景象融合在诗中。诗里“租税及时王事了”这类句子,还能让人感受到宋代赋税制度和地方治理的实际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哲理诗。诗歌描绘了水牛破坏庄稼、自由行走与卧息的场景,暗喻人生需自我约束与破除执念的道理,展现了水牛生存状态的差异,同时以《庄子》思想,体现禅宗“无分别心”的境界。

2. 写作手法

用典:“华亭浪说吹毛剑,不见全牛可下刀”,巧用《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典故,原意是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眼中无完整的牛。诗人借此,将禅宗思想与道家哲学融入诗中,增添了哲理意味。夸张:颔联“行须万里无寸草,卧对十方同一槽”,以“万里”“十方”的夸张表述,极写水牛行走的遥远和卧息时空间的广阔,表现其生存状态。对比:“万里无寸草”与“十方同一槽”形成对比,以行走时的辽远与卧息时的开阔相对照,展现对仗工整的特点,拓展了诗句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水牯从来犯稼苗,著绳只要鼻穿牢”,水牛向来会糟蹋庄稼,用绳子只要把它的鼻子穿牢就行。“从来”点出水牛的习性,“犯稼苗”写出其对庄稼的破坏,“著绳”“鼻穿牢”则是管束的办法,开篇直白描述,为下文写水牛的生存状态做铺垫,语言质朴。​颔联:“行须万里无寸草,卧对十方同一槽”,行走时要到万里之外没有寸草的地方,卧倒时面对广阔天地却在同一个食槽进食。“万里”“十方”用夸张手法展现意境的广阔,与“无寸草”“同一槽”形成对比,既写水牛的生存状态,又暗含哲理,耐人寻味。​颈联:“租税及时王事了,云山横笛月轮高”,租税按时缴纳,国家的事完成了,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吹着笛子,月亮高悬天空。“租税及时”“王事了”写出田园生活的安稳,“云山横笛”“月轮高”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流露闲适之情。​尾联:“华亭浪说吹毛剑,不见全牛可下刀”,华亭人空自传说锋利的吹毛剑,却看不到有完整的牛可以下刀。化用庖丁解牛的典故,将禅宗与道家思想融入,既呼应前文的田园场景,又增添哲思,让诗意更显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

下一篇:宋·黄庭坚《社日奉寄君庸主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