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3
péng
chuāng
lòu
wǎn
fēng
suō
gài
qiū
bái
zǎo
cháo
lái
xiǎo
ér
shì
sān
chǐ
fēi
shàng
tiān
wēng
zuì
néng

译文

用蓬草做的窗户透进夜晚的风,身披蓑衣抵挡秋雨。带着白色蒲草的早潮涌来,小孩子正忙着扶船橹。三尺长的鲤鱼跃出水面飞到天上,渔翁醉倒躺着无法起身捕捉鲤鱼。

逐句剖析

"蓬窗漏晚风":用蓬草做的窗户透进夜晚的风,

"蓑衣盖秋雨":身披蓑衣抵挡秋雨。

"蒲白早潮来":带着白色蒲草的早潮涌来,

"小儿事扶橹":小孩子正忙着扶船橹。

"三尺鲤鱼飞上天":三尺长的鲤鱼跃出水面飞到天上,

"渔翁醉卧不能举":渔翁醉倒躺着无法起身捕捉鲤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一蓑》是南宋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勾勒出一系列渔家生活场景,依次展现了秋雨夜泊、早潮驾舟以及鲤鱼腾跃等生动画面,塑造出一位醉卧不知晓的闲适渔翁形象。诗中用语质朴平实,意象鲜活生动,生动呈现出宋代渔耕生活里那份自然意趣,使读者感受到彼时渔家生活的质朴与悠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舒岳祥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题材常常围绕田园与渔耕生活展开。这首诗虽未确切标明创作年代,但从其描绘的内容以及选用的意象推测,应是他归隐之后所写,体现出他对民间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渔家生活为题材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秋雨夜泊、早潮驾舟以及渔翁醉卧错过鲤鱼等场景,生动展现了渔家日常,呈现出渔家生活的平凡与随性。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蓬窗漏晚风,蓑衣盖秋雨”描绘出雨夜的静谧,是静态描写;“蒲白早潮来,小儿事扶橹”展现潮水涌动、小儿摇橹的动态场景,动静相互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全面呈现渔家生活的不同状态。夸张:“三尺鲤鱼飞上天”运用夸张手法,夸大鲤鱼跃起的高度,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3. 分段赏析

“蓬窗漏晚风,蓑衣盖秋雨”:“蓬窗”点明渔家居住环境的简单,并非精致的轩窗,而是用蓬草搭建的窗户,“漏”字生动地表现出窗户的破旧,连晚风都能毫无阻碍地渗透进来。“蓑衣”则是渔家人应对风雨的必备之物,此时被用来“盖秋雨”,说明秋雨的细密与寒凉。这两句诗勾勒出渔家房屋简陋,雨夜静谧的清冷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以及渔家生活的艰辛。“蒲白早潮来,小儿事扶橹”:诗句的视角从夜晚转到清晨,“蒲白早潮来”描绘出早潮涌动的画面,潮水泛起白沫,与岸边的蒲草相互辉映,色彩鲜明。“小儿事扶橹”则聚焦于渔家小儿,“事”字表现出小儿认真专注摇橹的模样,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与生机。前一句写自然景象,后一句写人物活动,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渔家清晨劳作图。“三尺鲤鱼飞上天,渔翁醉卧不能举”:“三尺鲤鱼飞上天”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度夸大鲤鱼跃起的高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渔翁醉卧不能举”并置,一边是鲤鱼奋力跃起,仿佛天赐良机,另一边渔翁却因醉卧而错失捕捉的机会,展现出渔家生活的随性与洒脱,充满了别样的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白《牡丹诗十首(其三)》

下一篇:宋·宋白《牡丹诗十首(其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