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之际一闲身":我是百忙之中的一个闲人,
"更有高眠可诧君":更有高眠可使你诧异吃惊。
# 可诧君:可使君诧。
"春入四支浓似酒":春光侵入四肢,胜过频频将美酒畅饮,
# 浓似酒:像喝醉酒一样手脚绵软。,四支:四肢。
"风吹孤梦乱如云":风儿吹醒我的午梦,梦境飘忽纷乱有如流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学生的读书声不妨碍环境幽静,
# 弦诵:《墨子》曰:“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古代学校授诗,以琴瑟配乐歌咏为弦歌,不配乐只朗诗为诵,合称弦诵,此处泛指朗读诗书。,诸生:集贤院的学生。
"满席图书不废勤":图书满席表明我不忘辛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黄昏时打着呵欠缓步出门,
# 向:临近。
"落花帘外自纷纷":见帘外红花自管自飞落纷纷。
北宋诗人
孔平仲(1044~1102),北宋诗人。字义甫,又作毅父、毅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治平进士,历任秘书丞、集贤校理、江东转运判官等职,因元祐党争多次被贬。孔平仲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其兄文仲、武仲并称“清江三孔”。黄庭坚将其与苏氏昆仲“二苏(苏轼、苏辙)上连璧,三孔立分鼎”。其诗风格平易近人,近于白居易新乐府,作品不事雕琢,语言朴实无华,关怀民生疾苦。其近体诗古淡秀雅,气势纡舒。代表作品有《南卒》《愍囚》《和经父登黄鹤楼》《游城南双塔院》等。著有《续世说》《珩璜新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闲适诗。描写了春日午睡时的慵懒惬意,展现了读书人忙中偷闲的生活情趣。诗中既有春眠的舒适,也有醒后读书的勤勉,最后以落花纷飞的庭院景象作结,流露出对春日闲适时光的珍爱。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落花帘外自纷纷”通过描写暮春落花纷飞的景象,将诗人对仕途不得志的无奈情绪融入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首联“百忙之际一闲身”道出诗人难得偷闲的缘由。在公务缠身之时,竟能抽空小憩,这般闲情令友人颇感意外。后句“更有高眠可诧君”虽未明言闲暇来由,但若真在朝中担任要职,断不会如此清闲,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仕途不顺的怅惘。颔联“春入四支浓似酒”描绘昼眠前的慵懒感受。春日和煦,暖意渐浓,令人四肢酥软如饮醇醪。“入”字用得精妙,将春意浸润身心的感觉刻画得恰到好处。“风吹孤梦乱如云”则追忆昼眠时的梦境。独眠酣畅,连梦境都被春风搅乱,似天际浮云般飘忽难觅。这般含蓄的笔法,隐约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忧。颈联“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这两句记述日常。“诸生”指集贤院的学生们正趁着春光诵读诗书,而诗人却能闹中取静,专心研读。“满席图书”显示他勤于政务,即便在午睡后也不懈怠,这反映了他虽对职位不满,但仍恪尽职守的态度。尾联“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写醒后所见。诗人伸着懒腰缓步出门,但见暮色渐沉,落英缤纷。表面看来闲适自得,实则“自纷纷”的落花暗含无奈——花开花落自有其时,人生际遇亦如四季轮转,当顺其自然。这般心境虽非积极进取,却也是诗人当下的真实写照。
4. 作品点评
此诗虽仅记述日常琐事,却结构清晰,语浅意深,于平淡中可见作者善于忙中取静、品味生活之趣,亦暗含其怀才不遇的郁结心绪。
# 全诗层次分明,意脉贯通。把日常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确也难得。
不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詹杭伦《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