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rén
dōng
yóu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huāng
shù
luò
huáng
hào
rán
guān
gāo
fēng
hàn
yáng
chū
yǐng
mén
shān
jiāng
shàng
rén
zài
tiān
zhào
huán
dāng
chóng
xiāng
jiàn
zūn
jiǔ
wèi
yán

译文

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你心怀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飒飒秋风将送你到汉阳渡口,初升的太阳会迎你在郢门山。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逐句剖析

"荒戍落黄叶":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

# 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离故关":你心怀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

#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高风汉阳渡":飒飒秋风将送你到汉阳渡口,

# 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初日郢门山":初升的太阳会迎你在郢门山。

# 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江上几人在":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

# 几人:犹言谁人。,江:指长江。

"天涯孤棹还":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 孤棹:孤舟。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何当重相见":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

# 何当:何时。

"尊酒慰离颜":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 离颜:离别的愁颜。,尊酒:犹杯酒。尊:一作“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人东游》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壮阔秋景为背景,书写慷慨离别之情,突破了温庭筠所属“花间词派”惯有的婉约纤丽风格。全诗通过“荒戍落黄叶”与“浩然离故关”的意象对比,将萧瑟秋景与昂扬离意相融合,确立悲而不伤的基调。颔联“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以工整对仗勾勒出江风猎猎、朝阳映山的雄浑气象,颈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借孤舟远影深化天涯羁旅之感。尾联“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以问句收束,将离愁别绪升华至对重逢的期许,形成情感张力。写作上,运用互文、想象等手法,以秋景写送别,却无悲秋凄楚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人东游》是唐代诗人温庭筠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被贬隋县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离江陵东下之前所作。此诗为送别诗,创作缘由是友人要东游,诗人为其送行。作者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被贬为隋县尉,后调任江陵从事,咸通二年秋即将离任东下赴职,恰逢友人北游,遂作此诗相送。诗中“汉阳渡”“郢门山”等湖北地名,其创作地点很可能在江陵一带,正值诗人五十岁知天命之年。当时晚唐政局动荡,诗人宦海沉浮的经历与秋日送别的场景交织,使其在诗中既流露“浩然离故关”的慷慨之气,又暗含“天涯孤棹还”的宦游漂泊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此诗描绘了秋季荒戍黄叶、高风初日等景色,以“浩然离故关”定调,突破传统送别诗的悲戚范式,通过“荒戍黄叶”与“汉阳高风”的意象碰撞,营造出雄浑壮阔、慷慨悲凉的意境,尽显送别之情而不流于悲伤,有别于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风格。

2. 写作手法

互文:“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两句互文,将汉阳渡的猎猎秋风与郢门山的初升旭日并置,通过跨越千里空间的意象组合(汉阳渡位于武汉,郢门山在宜都),构建出雄浑壮阔的荆楚气象,既暗合友人北游的地理路线,又以山河之壮说明别情之深。想象:“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诗人既目送孤舟远去,又想象江东亲友盼归,以及友人途中境遇,拓宽了诗歌意境,深化情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荒凉的戍所边黄叶纷纷飘落,点明送别的地点与时节,在这样的情境下送别友人,本应满是愁绪,然而“浩然离故关”笔锋一转,友人离去时满怀浩气,展现出不凡的气象,为全诗奠定了独特基调。颔联“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运用互文手法,实际指初日高风下的汉阳渡与郢门山。初日点明送别时间为清晨,汉阳渡与郢门山一东一西,相距甚远,诗人在此统指荆山楚水,描绘出一幅辽阔雄奇的画面,既暗合友人北游的地理路线,又以山河之壮说明别情之深。颈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借鉴李白诗意,蕴含双重含义。诗人既目送友人孤舟驶向远方,又想象着江东亲友盼归的情景。“江上几人在”是对友人未来境遇的关切,想象友人途中会遇见哪些故人,会受到怎样的接待,同时因诗人早年久游江淮,此句也饱含着对故交的怀念。尾联“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以酒器意象收束全篇,将离别的哀愁升华为对重逢的期许。词人设想在此次送别之时,友人把酒言欢,而未来重逢时,再次举杯以慰藉今日离别的愁容,进一步强化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4. 作品点评

《送人东游》是唐代温庭筠所作,其以"浩然离故关"定调,突破花间词派绮靡文风的桎梏,将"荒戍黄叶"的萧瑟与"汉阳高风"的壮阔并置。全诗情真意切,质朴动人,虽逢秋送别,却无悲秋伤别之态,在众多送别诗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律诗贵工于发端,承接二句尤贵得势,如懒残履衡岳之石,旋转而下,此非有伯昏无人之气者不能也。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下即云“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古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下云“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此皆转石万仞手也。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 贾长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温飞卿“占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卑靡时乃有此格。后唯马戴亦间有之。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 起调最高。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首联领起,通篇有势,中四语结撰亦称。如此写离情,直觉有浩然之气。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中晚罕此起笔,竟体亦极浑脱(首四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高朗明健,居然盛唐格调。晚唐五言似此者,亿不得一。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 苍苍莽莽,高调入云。温、李有此笔力,故能熔铸一切浓艳之词,无堆排之迹。

清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

# 直逼初、盛。

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古戍落黄叶”,刘绮庄“桂楫木兰舟”,韦庄“清瑟怨遥夜”,便觉开、宝去人不远。可见文章虽限于时代,豪杰之士终不为风气所囿也。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 郢门山:在今河北省江陵县。

现代《唐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冬夕》

下一篇:唐·李白《战城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