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凫雁满晴沙":稻田里野鸭和大雁挤满了阳光下的沙地,
# 凫:野鸭。
"钓渚归来一径斜":钓鱼归来时沿着一条斜斜的小径走回家。
"门带果林招邑吏":门前种着果林常引来城中的小吏拜访,
# 带:临。
"井分蔬圃属邻家":水井旁的菜园子与邻居家的田地相连。
# 属:集合。
"皋原寂历垂禾穗":原野上寂静无声稻穗沉甸甸地低垂,
# 寂历:寂静。,皋原:沼泽原野。
"桑竹参差映豆花":桑树与竹影高低错落,掩映着豆田里星星点点的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自己暗自苦笑,空怀着治国安邦的策略,
# 经济策:治国治民之术。,谩:通“漫”,胡乱,不切实际。
"不将心事许烟霞":却终究不甘心把满腹心事都寄托给山水烟霞。
# 许烟霞:指归隐山林。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借田园抒怀的隐逸诗。全诗表面写闲居,实则借田园反衬对仕途未竟的失意,隐晦道出晚唐文人进退两难的困境。
2. 分段赏析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首联“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以“满”“斜”二字勾勒郊居闲适。“满”字写凫雁栖息的繁密之态,暗含秋日物产丰饶;“斜”字描归家小径的蜿蜒,呼应垂钓归来的悠然。颔联“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以“带”“分”串联生活场景,“招”字显与官民的亲近,“属”字点明邻里共享蔬果的融洽,勾勒出人与物和谐共居的图景。颈联“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以“寂历”状原野空旷静谧,“垂”字摹禾穗低首之态,以静景凝定秋收前的安宁;“参差”显植物错落之美,“映”字融桑竹青翠与豆花素白,色彩交织中透恬淡诗意。前六句通过稻田、钓渚、果林、桑竹等意象叠加,铺陈出一幅秋日乡居的安谧画卷,动词平实却暗含隐逸自足之趣。尾联“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陡转笔锋,“自笑”含自嘲之意,“谩怀”直陈徒有济世之策的失落。“不将心事”以否定句收束,将前文闲居之景全数推翻:烟霞美景不过是表象,无法掩盖诗人对仕途无门的焦灼。末句借诸葛亮隐居待召的典故,却以“不将”二字凸显不甘闲适的急切,与前六句的恬淡形成张力,暗露怀才不遇的孤愤。
下一篇:唐·鱼玄机《寄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