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xìng
huā
hán
tuán
xiāng
xuě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xìng
huā
hán
tuán
xiāng
xuě
绿
yáng
shàng
duō
bié
dēng
zài
yuè
lóng
míng
jué
lái
wén
xiǎo
yīng
gōu
qiān
cuì
zhuāng
qiǎn
jiù
méi
chūn
mèng
zhèng
guān
qíng
jìng
zhōng
chán
bìn
qīng

译文

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团,在我们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伤心的离别。孤灯摇曳在残月朦胧中,梦醒时闻晓莺啼鸣。翠帐还需玉钩挂起,隔宿的淡妆黛色已轻。梦中情景惹引情思种种,镜中的蝉鬓薄又轻。

逐句剖析

"杏花含露团香雪":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团,

# 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绿杨陌上多离别":在我们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伤心的离别。

"灯在月胧明":孤灯摇曳在残月朦胧中,

# 胧明:形容月色朦胧。

"觉来闻晓莺":梦醒时闻晓莺啼鸣。

"玉钩褰翠幕":翠帐还需玉钩挂起,

# 褰:揭起。,玉钩:挂窗帘的玉制之钩。

"妆浅旧眉薄":隔宿的淡妆黛色已轻。

# 旧眉薄:旧眉指昨日所画的黛眉,因隔夜而颜色变浅,故称薄。

"春梦正关情":梦中情景惹引情思种种,

"镜中蝉鬓轻":镜中的蝉鬓薄又轻。

# 轻:即薄。,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写一位思妇梦醒后的情态,上阕前三句描写觉前之景,暗含离别之思;后四句至下阕转写觉后活动情态。全词仅作客观环境与动作描写,未直述情感,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行动含蓄传递思妇的惆怅与孤寂,体现温词“深美闳约”的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唐大中年间(847-860)。据五代孙光宪所著《北梦琐言》卷四记载:“唐宣宗喜爱吟唱《菩萨蛮》词。令狐綯相国便私下请温庭筠创作新篇,然后秘密进献给宣宗,还特意告诫温庭筠切勿泄露。然而,温庭筠很快就将此事宣扬出去,令狐綯因此对他日渐疏远。”温庭筠还曾说过“中书堂内坐将军”,以此来讥讽令狐相国学识浅薄。《乐府纪闻》对这一事件的记载则称:“令狐綯请温庭筠代笔撰写了二十阕《菩萨蛮》进献给宣宗。”由此推断,《菩萨蛮》这一系列词作乃是温庭筠所创作,而后由令狐绹进献给唐宣宗。创作时间大概在大中后期(850-859),当时温庭筠正处于屡次科举考试都未能中第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菩萨蛮》词,也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杏花含露、绿杨离别的意象组合,暗示长期情思摧折的憔悴容颜,将无形愁思具象为可感的衰老痕迹,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完成对深婉词境的塑造。

2. 分段赏析

上片“杏花含露团香雪”以杏花之芳美点明时节,暗逗思妇致梦之因。“香雪”形容杏花白如积雪,清丽之气扑面而来,“团”字摹写花丛繁密之态,“含露”则赋予晨露浸润的鲜活生机,暗示夜色未褪的朦胧时空。韩愈《杏花》诗“杏花两株能白红”方世举注:“杏花初放,红后渐白。”写红色在黑暗里看不见,白色在月光下更为明显。证以杨万里诗“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确实是这样。次句“绿杨陌上多离别”写主人公的梦境,以绿杨夹道的离别古道象征相思萦绕,一个“多”字道尽离情反复侵袭的纷乱心绪,可见主人公梦魂颠倒零乱。“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两句勾勒梦觉瞬间的迷离。“灯在”与“月胧明”构成残夜将尽的视觉意象,残灯摇曳与朦胧月色暗示主人公半梦半醒的恍惚状态,“觉来闻晓莺”则以听觉突转点破梦境,正是真正醒了,既点名前面前面是梦境,也和首句呼应,加深春的美感。这句结束上片描写皆为觉前之事,开启下片。下片“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转写主人公的晨起动作,玉钩卷帘、翠幕轻悬的细腻动作,与“妆浅旧眉薄”的慵懒妆容形成对照,从“月胧明”看,主人公被惊醒时天才刚刚亮,而“褰翠幕”是写天大亮之后,这中间应该是刚醒却在沉思梦境,在床榻上待得时间长的缘故。“妆浅”是写淡淡梳妆;“旧眉薄”是写之前画的眉已经淡薄了,表示还没有重新画,写出主人公的慵懒,也暗示彻夜未眠的相思煎熬。“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直陈梦境与现实的纠缠,“关情”二字点出情思贯穿梦觉始终,一“正”字写出主人公化妆时的凝思之状。而“镜中蝉鬓轻”以蝉鬓之轻薄反衬容颜憔悴,突出人物形象。《古今注》载:魏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日蝉鬓”。蝉鬓已薄如蝉翼,一个“轻”字写出主人公鬓发稀疏,可以见得其面容憔悴,当然这并不是一夜之梦导致,而是长期忍受相思折磨,虽未明说,但其中情感已使人感受至深。

3. 作品点评

此词与作者同调诸作一脉相承,全篇仅以客观的描写,于主人公生活环境与行动轨迹间捕捉情思暗涌。即令景物动作亦仅作简笔勾勒。读者需循其笔触间的留白缝隙自行丰富想象以及感受其中隐含的人物感情,这种初看似疏淡如水墨勾勒,细味方觉层叠蕴藉,余韵绵长不绝,正是温庭筠词中“深美闳约”的至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明汤显祖:“碧纱如烟隔窗语”,得画家三昧,此更觉微远。

明汤显祖汤显祖评本《花间集》

# 清陈廷焯:“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说《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下一篇:唐·姚合《杨柳枝词五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