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观生凉底事雄":风吹之景生出凉意,这根源何在如此雄奇,
"五湖烟浪一堂中":浩渺五湖的云雾波涛尽数浓缩在小小厅堂的一幅画中。
"公方观水那无术":先生您正在品鉴这画中之水,哪能说没有品画的慧眼和深意,
"客欲工诗正坐穷":而我作为观画的客人,想要为这杰作题写精美诗句,却正为此感到困窘。
"翻出秋潮真是幻":描绘出的秋日海潮,逼真得令人叫绝,却又明白它终究是虚幻的笔墨,
"化成蓬峤本来空":幻化出的蓬莱、员峤仙山,也不过是虚无的传说。
"笔端造化党奇特":您的笔尖所展现出的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实在是极为神奇独特啊,
"为扫茅茨半亩宫":您挥洒笔墨,创作出一方茅屋环绕着半亩似宫殿般的清幽庭园。
北宋词人
李新(1062~1125?),北宋词人。字元应,自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祐三年进士,曾因上书夺官谪居,后赦还。《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啁哳之音”,如《折杨柳》清新流畅,构思新奇。其文则“序记诸篇,忽排忽散,虽似不合格,而他作亦多俊迈可通”。著有《跨鳌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笔端造化党奇特,为扫茅茨半亩宫。”句“半亩宫”化用《诗经・小雅・巷伯》巷伯,刺幽王也。借“半亩”有限尺度,呼应“茅茨”的简陋特质,既实写居所的狭小简朴,又暗合古人以小见大、在有限空间中对精神追求的文化意涵。
2. 分段赏析
首联:“风观生凉底事雄,五湖烟浪一堂中”以“风观生凉”起笔,写风带来的清凉与观景台的不凡气象,“底事雄”的设问暗藏赞叹。“五湖烟浪一堂中”以夸张手法,既显景致的壮阔,又为后文观水悟理铺垫。颔联:“公方观水那无术,客欲工诗正坐穷”转入人事,“公方观水”写他人观水有独到之法,“那无术”的反问含肯定;“客欲工诗”自指追求诗作精妙,“正坐穷”坦言陷入困窘。观水之“术”与作诗之“穷”对比,既显对他人悟道的认可,也流露自身创作的迷茫,将观景与诗词的思考相连。颈联:“翻出秋潮真是幻,化成蓬峤本来空”深入解析景致,“翻出秋潮”的壮阔原是虚幻,“化成蓬峤”的仙境本为虚空。“幻”与“空”既是对堂中奇景的哲思,也暗合创作中虚实相生,将观景的感悟升华为对世界的认知。尾联:“笔端造化党奇特,为扫茅茨半亩宫”回归创作之志,“笔端造化”赞文字能创造神奇独特,“党奇特”强化赞叹;“为扫茅茨”表愿以笔墨打理简陋居所,将创作理想落到实处。即便有创作困窘,仍坚守笔端造境的追求,在怅然中透出执着。
上一篇:宋·李新《观澜堂(其二)》
下一篇:宋·杨朴《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