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都沉醉的时候我独自清醒,
"众人皆醒我独醉":众人都清醒的时候我却独自沉醉。
"先生何苦与世违":先生为何非要与世俗相悖呢,
"醒醉之中有深意":其实在这醒与醉之中有着深刻的含义。
"或云酒是腐肠药":有人说酒是能腐蚀肠胃的毒药,
"沉湎淫泆无不至":一旦沉迷其中就会走向过度放纵。
"或云酒是忘忧物":也有人说酒是能让人忘却忧愁的东西,
"醉乡别有一天地":醉乡之中仿佛另有一番天地。
"左拍五柳先生肩":左边拍拍五柳先生的肩膀,
# 五柳先生:陶渊明。
"右把三闾大夫臂":右边挽着三闾大夫的手臂。
# 三闾大夫: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
"醉时元自惺惺著":我醉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是明白清醒的,
# 著:一作着。,惺惺:清醒,机警。
"醒来亦自齁齁睡":醒来之后也能安然熟睡。
# 齁齁:熟睡时的鼻息声。
"独醒独醉岂多得":像我这样独自清醒或独自沉醉的人哪能多见呢,
"众醉众醒堪一喟":众人皆醉或众人皆醒的景象实在令人感慨。
# 喟:叹气的样子。
"醉者自醉醒自醒":醉的人就让他沉醉,醒的人就让他清醒,
"卿法吾情各行志":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性情,各自坚守自己的志向。
"溧江美酒差可恋":溧江的美酒还算值得留恋,
"说醉论醒姑且置":关于醉与醒的争论暂且放下吧。
"公不见昔人有云":您没见古人说过吗,
"且食蛤蜊那知事":暂且吃着蛤蜊,哪管那些闲事呢。
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一作山邨)、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大德年间,仇远出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便辞任,后居于虎林白龟池上。他与宋文学家白珽并称“仇白”。他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近周邦彦、姜夔。其论诗近体主于唐,古体主于《文选》。所作诗篇甚富,后多散佚。词集《无弦琴谱》,也多是写景咏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笔记小说,文字简洁,其中有些故事,笔调流畅,趣味横生。主要作品有《金渊集》《山村遗稿》。
1. 分段赏析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醒我独醉。先生何苦与世违,醒醉之中有深意”:开篇以鲜明对比,展现诗人与众人在醒醉态度上的差异。“众人皆醉我独醒”化用屈原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诗人不随波逐流,“何苦与世违”看似疑问,实则凸显诗人坚守自我的决心,引发读者对其“醒醉深意”的好奇,为全诗奠定了独特的思想基调。“或云酒是腐肠药,沉湎淫泆无不至。或云酒是忘忧物,醉乡别有一天地”:呈现两种对立的酒文化观念。“腐肠药”代表传统认知中酒对人有害的一面,过度沉迷会使人走向放纵沉沦;“忘忧物”则强调酒能让人忘却烦恼,进入自在境界。诗人列举这两种观点,引发对酒与醒醉关系的思考,丰富了诗歌内涵。“左拍五柳先生肩,右把三闾大夫臂。醉时元自惺惺著,醒来亦自齁齁睡”:诗人借与陶渊明(五柳先生)、屈原(三闾大夫)这两位文化名人的互动,传达自己的志趣。“醉时元自惺惺著”表明诗人即便醉酒,内心也保持清醒,坚守自我;“醒来亦自齁齁睡”则体现清醒时也能安然自处,不为外界纷扰,进一步阐释其独特的醒醉观。“独醒独醉岂多得,众醉众醒堪一喟。醉者自醉醒自醒,卿法吾情各行志。溧江美酒差可恋,说醉论醒姑且置。公不见昔人有云,且食蛤蜊那知事”:诗人感慨独醒独醉之人稀少,对众醉众醒的世态发出喟叹。随后明确主张,倡导每个人依循自己的性情行事,不必强求一致。最后以“且食蛤蜊那知事”作结,传递出超脱世俗、不纠结于醉醒之论的豁达态度,收束全诗,深化主题。
上一篇:宋·卢祖皋《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