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xǐng
yín

朝代:宋作者:仇远浏览量:3
zhòng
rén
jiē
zuì
xǐng
zhòng
rén
jiē
xǐng
zuì
xiān
shēng
shì
wéi
xǐng
zuì
zhī
zhōng
yǒu
shēn
huò
yún
jiǔ
shì
cháng
yào
chén
miǎn
yín
zhì
huò
yún
jiǔ
shì
wàng
yōu
zuì
xiāng
bié
yǒu
tiān
zuǒ
pāi
liǔ
xiān
shēng
jiān
yòu
sān
zuì
shí
yuán
xīng
xīng
zhuó
xǐng
lái
hōu
hōu
shuì
xǐng
zuì
duō
zhòng
zuì
zhòng
xǐng
kān
kuì
zuì
zhě
zuì
xǐng
xǐng
qīng
qíng
xíng
zhì
jiāng
měi
jiǔ
chā
liàn
shuō
zuì
lùn
xǐng
qiě
zhì
gōng
jiàn
rén
yǒu
yún
qiě
shí
zhī
shì

译文

众人都沉醉的时候我独自清醒,众人都清醒的时候我却独自沉醉。先生为何非要与世俗相悖呢,其实在这醒与醉之中有着深刻的含义。有人说酒是能腐蚀肠胃的毒药,一旦沉迷其中就会走向过度放纵。也有人说酒是能让人忘却忧愁的东西,醉乡之中仿佛另有一番天地。左边拍拍五柳先生的肩膀,右边挽着三闾大夫的手臂。我醉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是明白清醒的,醒来之后也能安然熟睡。像我这样独自清醒或独自沉醉的人哪能多见呢,众人皆醉或众人皆醒的景象实在令人感慨。醉的人就让他沉醉,醒的人就让他清醒,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性情,各自坚守自己的志向。溧江的美酒还算值得留恋,关于醉与醒的争论暂且放下吧。您没见古人说过吗,暂且吃着蛤蜊,哪管那些闲事呢。

逐句剖析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都沉醉的时候我独自清醒,

"众人皆醒我独醉":众人都清醒的时候我却独自沉醉。

"先生何苦与世违":先生为何非要与世俗相悖呢,

"醒醉之中有深意":其实在这醒与醉之中有着深刻的含义。

"或云酒是腐肠药":有人说酒是能腐蚀肠胃的毒药,

"沉湎淫泆无不至":一旦沉迷其中就会走向过度放纵。

"或云酒是忘忧物":也有人说酒是能让人忘却忧愁的东西,

"醉乡别有一天地":醉乡之中仿佛另有一番天地。

"左拍五柳先生肩":左边拍拍五柳先生的肩膀,

# 五柳先生:陶渊明。

"右把三闾大夫臂":右边挽着三闾大夫的手臂。

# 三闾大夫: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

"醉时元自惺惺著":我醉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是明白清醒的,

# 著:一作着。,惺惺:清醒,机警。

"醒来亦自齁齁睡":醒来之后也能安然熟睡。

# 齁齁:熟睡时的鼻息声。

"独醒独醉岂多得":像我这样独自清醒或独自沉醉的人哪能多见呢,

"众醉众醒堪一喟":众人皆醉或众人皆醒的景象实在令人感慨。

# 喟:叹气的样子。

"醉者自醉醒自醒":醉的人就让他沉醉,醒的人就让他清醒,

"卿法吾情各行志":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性情,各自坚守自己的志向。

"溧江美酒差可恋":溧江的美酒还算值得留恋,

"说醉论醒姑且置":关于醉与醒的争论暂且放下吧。

"公不见昔人有云":您没见古人说过吗,

"且食蛤蜊那知事":暂且吃着蛤蜊,哪管那些闲事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醒吟》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围绕“醒”与“醉”展开,探讨众人与诗人对二者的不同态度,既提及世俗观念中酒是“腐肠药”或“忘忧物”,又通过与五柳先生、三闾大夫的虚拟互动,表达诗人独特的醒醉观,主张醉者自醉、醒者自醒,各行其志,不必强求一致,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态度。开篇点明众人与诗人醒醉态度的反差;中间部分阐述对酒的不同看法及与古人的关联,深入剖析醒醉深意;结尾表明不必执着于醉醒之论,体现豁达心境。该诗以醒醉为切入点,展现仇远独特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区别于一般饮酒诗,其立意新颖,手法巧妙,在元代诗中具有一定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一作山邨)、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大德年间,仇远出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便辞任,后居于虎林白龟池上。他与宋文学家白珽并称“仇白”。他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近周邦彦、姜夔。其论诗近体主于唐,古体主于《文选》。所作诗篇甚富,后多散佚。词集《无弦琴谱》,也多是写景咏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笔记小说,文字简洁,其中有些故事,笔调流畅,趣味横生。主要作品有《金渊集》《山村遗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醒我独醉。先生何苦与世违,醒醉之中有深意”:开篇以鲜明对比,展现诗人与众人在醒醉态度上的差异。“众人皆醉我独醒”化用屈原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诗人不随波逐流,“何苦与世违”看似疑问,实则凸显诗人坚守自我的决心,引发读者对其“醒醉深意”的好奇,为全诗奠定了独特的思想基调。“或云酒是腐肠药,沉湎淫泆无不至。或云酒是忘忧物,醉乡别有一天地”:呈现两种对立的酒文化观念。“腐肠药”代表传统认知中酒对人有害的一面,过度沉迷会使人走向放纵沉沦;“忘忧物”则强调酒能让人忘却烦恼,进入自在境界。诗人列举这两种观点,引发对酒与醒醉关系的思考,丰富了诗歌内涵。“左拍五柳先生肩,右把三闾大夫臂。醉时元自惺惺著,醒来亦自齁齁睡”:诗人借与陶渊明(五柳先生)、屈原(三闾大夫)这两位文化名人的互动,传达自己的志趣。“醉时元自惺惺著”表明诗人即便醉酒,内心也保持清醒,坚守自我;“醒来亦自齁齁睡”则体现清醒时也能安然自处,不为外界纷扰,进一步阐释其独特的醒醉观。“独醒独醉岂多得,众醉众醒堪一喟。醉者自醉醒自醒,卿法吾情各行志。溧江美酒差可恋,说醉论醒姑且置。公不见昔人有云,且食蛤蜊那知事”:诗人感慨独醒独醉之人稀少,对众醉众醒的世态发出喟叹。随后明确主张,倡导每个人依循自己的性情行事,不必强求一致。最后以“且食蛤蜊那知事”作结,传递出超脱世俗、不纠结于醉醒之论的豁达态度,收束全诗,深化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卢祖皋《采菊》

下一篇:宋·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