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yǔn
shì
láng
è
zhōu
tūn
yún
lóu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3
lún
huàn
bàn
tiān
shàng
shèng
gài
nán
lóu
chóu
biān
zuò
dēng
lǎn
kuài
shuāng
móu
làng
shuō
xiōng
tūn
yún
mèng
zhí
tūn
cán
西
běi
wàng
shén
zhōu
bǎi
zǎi
hǎo
huì
rén
shì
hèn
yōu
yōu
huáng
yīng
màn
fēng
liú
yuè
wáng
pàn
yáng
liǔ
yān
suǒ
jīn
chóu
zhěng
dùn
qián
kūn
shǒu
duàn
zhǐ
shòu
yīng
xióng
fāng
lüè
zhì
ruò
wéi
chóu
bēi
jiǔ
zài
shǒu
shuāng
bìn
kǒng
jīng
qiū

译文

高敞华美的楼阁矗立在半空中,南楼的胜概也不能同它比肩。你独坐阁上筹策御边,不单是为了满足观景的快感。别止说胸中能吞纳云梦的幅员,你的浩气直把残剩的金虏尽行席卷,朝着西北时时眺望沦陷的中原。千载难逢的战机就在眼前,只可叹人事上总有无止尽的恨憾。王子安在这里骑鹤登仙,祢衡在这里写下《鹦鹉》的赋篇,都已算不上什么风流事件。看岳王祠畔杨柳如烟,古往今来的愁意凝聚不散。你的手段足以去再造河山,你的方略足以向英雄授传,可高尚的抱负又何从施展。如果手中不时时举起酒盏,只怕会惊异地发现,两鬓上已是秋霜一片。

逐句剖析

"轮奂半天上":高敞华美的楼阁矗立在半空中,

# 轮奂:高大华美。

"胜概压南楼":南楼的胜概也不能同它比肩。

# 南楼:在湖北鄂城县南。

"筹边独坐":你独坐阁上筹策御边,

# 独坐:一个人坐着。

"岂欲登览快双眸":不单是为了满足观景的快感。

# 快:快感。

"浪说胸吞云梦":别止说胸中能吞纳云梦的幅员,

"直把气吞残虏":你的浩气直把残剩的金虏尽行席卷,

"西北望神州":朝着西北时时眺望沦陷的中原。

# 西北望神州:朝着西北时时眺望沦陷的中原。

"百载好机会":千载难逢的战机就在眼前,

# 百载:百年。谓时间长久。

"人事恨悠悠":只可叹人事上总有无止尽的恨憾。

"骑黄鹤":王子安在这里骑鹤登仙,

# 骑黄鹤:词出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赋鹦鹉":祢衡在这里写下《鹦鹉》的赋篇,

# 赋鹦鹉:吞云楼近鹦鹉洲,东汉名士祢衡曾在洲上作《鹦鹉赋》。

"谩风流":都已算不上什么风流事件。

# 风流:犹遗风;流风余韵。

"岳王祠畔":看岳王祠畔杨柳如烟,

# 岳王祠:惨死在秦桧手中的抗金名将岳飞的祠堂。直至宋宁宗时才追封为鄂王、建立祠庙。

"杨柳烟锁古今愁":古往今来的愁意凝聚不散。

# 烟锁:烟雾笼罩。

"整顿乾坤手段":你的手段足以去再造河山,

# 乾坤:称天地。,整顿:整饬,整治。

"指授英雄方略":你的方略足以向英雄授传,

# 方略:计划;权谋;策略。,指授:指导;传授。

"雅志若为酬":可高尚的抱负又何从施展。

# 雅志:平素的意愿。

"杯酒不在手":如果手中不时时举起酒盏,

"双鬓恐惊秋":只怕会惊异地发现,两鬓上已是秋霜一片。

# 惊秋:秋令蓦地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一首词,题材为登楼抒怀。上阕写吞云楼的雄伟气势,引出词人筹边的志向,表达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下阕借黄鹤、鹦鹉的典故及岳王祠的景象,抒发对英雄的缅怀与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此词笔力雄健,正气充盈,通篇气势雄浑壮阔,情感表达激昂沉郁,于豪放之中见悲壮。字里行间,尽是词人矢志“整顿乾坤”却壮志难酬的深切慨叹,将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展露无遗。词作风骨遒劲,气韵豪迈,颇具辛弃疾词作那种雄浑豪放、沉郁悲凉的风格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肆意进犯黄州、蕲州。南宋守军奋勇抵抗,多次击退来犯之敌,一时间民心大振,迎来了收复失地的绝佳时机。同年,李季允(名埴)赴任沿江制置副使,兼鄂州(今武昌)知州。在任上,他主持修建吞云楼。彼时,诗人戴复古恰好游历武昌,登上新落成的吞云楼,极目远眺,感慨万千,遂挥毫写下此词,将所见所感尽付笔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登楼题材的作品。描绘了鄂州吞云楼高耸入云、气势压过南楼的壮观景象,词人登楼并非只为赏景,而是心怀筹边大计,渴望像古人一样气吞残虏,收复西北失地。表达自己整顿乾坤、实现报国雅志却难以酬愿的无奈,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与壮志未酬的悲愤。

2. 写作手法

对比:“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将吞云楼与南楼作对比,以著名的南楼衬托吞云楼的雄伟壮观,同时“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又将李侍郎为筹边独坐与庾亮登南楼的风流雅事对比,突出李侍郎的忧国忠心。用典:“骑黄鹤”化用黄鹤楼传说(《列仙传》载费祎乘黄鹤登仙),代指鄂州的地标与历史底蕴。“赋鹦鹉”典出祢衡《鹦鹉赋》。东汉祢衡曾在江夏(今鄂州)作《鹦鹉赋》,借鹦鹉抒发身世感慨,后遭杀害。以黄鹤楼的浪漫传说和祢衡的才高气傲,暗喻鄂州的人文风流,同时借祢衡的悲剧命运,隐含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为下片“古今愁”埋下伏笔。夸张:“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登上吞云楼后,北望中原时词人心中涌起的气吞残虏的豪迈气概,凸显出词人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正面描写:“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直接描写吞云楼的华美壮观,说它高耸入云,其胜景压倒了武昌的南楼,从正面展现出吞云楼的宏伟气势,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让读者能清晰地想象出吞云楼的高大与不凡。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突兀起笔,紧扣吞云楼主题,尽显其巍峨壮美之姿。首句从远处仰观视角切入,直抒对高楼耸入云端的赞叹,以正面描写凸显楼体气势;次句巧用对比,以南楼为参照——这座在诗词中久负盛名、承载着东晋庾亮秋夜雅集典故的名胜,竟被吞云楼的雄姿所压。李季允与庾亮身份职务相似,如此对比,暗含对李季允的赞誉,虽稍显夸张,却也符合应酬之作的惯例。笔锋骤转,“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打破常规。常人登此华楼,本应尽览风光、畅意开怀,可身负筹边重任的李侍郎却无心赏景,他独坐高楼,只为勘察地形、谋划破敌良策。这与庾亮南楼雅集的风流韵事形成鲜明对照,更衬出李侍郎的忧国情怀。“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登此高楼,何止“胸吞云梦”的豪迈,北望中原,词人胸中激荡着气吞残虏的壮志,至此,词作的现实意义全然彰显——作者并非单纯赞美楼阁或恭维楼主人,而是借登楼之举,抒发收复失地的家国豪情。下片巧妙融合景致、情思与历史遗迹,延续“人事恨悠悠”的深沉慨叹。极目远眺,黄鹤楼映入眼帘,崔颢笔下“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寂寥、“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与眼前之景交织。江中的鹦鹉洲,承载着祢衡《鹦鹉赋》的才情与悲剧;黄鹄山下,旌忠坊旁,岳王祠畔杨柳葱郁,却掩不住英雄蒙冤的遗恨。岳飞毕生“收拾旧山河”的宏愿,竟毁于投降派之手,如此悲壮往事,怎能不令人扼腕?词人借此寄寓自身壮志未酬的愁绪,将对中原沦陷的痛心、对英雄忠魂的追思,化作对李侍郎的殷切期望:“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然而,收复中原之路道阻且长,词人心中凄怆难掩,只能借酒消愁,慨叹“愁添鬓发秋”。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词,登楼所见之景,无论是“骑黄鹤,赋鹦鹉”的历史遗迹,还是“岳王祠畔杨柳”的眼前风光,皆与报国之志紧密相连。楼与人、情与景浑然一体,既绘出楼阁之形,更传尽人物之神,在豪情壮采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时代脉搏的强烈跳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将景、情和历史陈迹融为一体,抒发“人事恨悠悠”的感慨。

傅德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宿洞霄宫》

下一篇: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