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孤鸿外":世间万事皆如孤鸿远去,
"人生落日西":人生短暂如同落日西沉。
"棋淫诗兴薄":沉迷于棋局,诗兴也随之淡薄,
"书倦梦魂迷":读倦了书本,梦魂也变得迷离。
"汩汩驰还坐":车马疾驰的声响急促不断,刚停下又匆匆启程,
"悠悠笑即啼":恍惚间,才露出笑容,泪水却已夺眶而出。
"一真吾自得":唯有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开眼总筌蹄":才明白世间万象皆是虚幻。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世事孤鸿外,人生落日西。”诗人以“孤鸿”和“落日”为喻,描绘出世事的孤独与人生的短暂。孤鸿在天际之外独自飞翔,象征着世事的冷清与疏离;落日西沉,则暗示着人生的暮年和生命的无常。颔联:“棋淫诗兴薄,书倦梦魂迷。”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娱乐和学问追求的倦怠。沉迷于棋局使得诗兴变得浅薄,而读书的疲倦又让梦魂陷入迷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颈联:“汩汩驰还坐,悠悠笑即啼。”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汩汩驰还坐”形容心境的动荡不安,时而奔腾不息,时而静坐沉思;“悠悠笑即啼”则展现了情绪的复杂多变,欢笑与哭泣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人生的喜乐与哀愁。尾联:“一真吾自得,开眼总筌蹄。”诗人最终领悟到,只有回归内心的“一真”,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与自由。通过“开眼总筌蹄”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世间名利的超脱,认为只有看透这些外在的手段和工具,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上一篇:宋·文天祥《十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