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三伏有无中":三伏天的暑热蒸腾在环波亭边若有似无,
"十里荷花四面风":十里荷塘盛开的荷花被四面凉风轻拂。
"严濑苏门两奇侣":孙会之与严造道两位奇士如严光、孙登般高洁,
"一尊共德使君公":众人共饮一杯美酒,感念张帅设宴的盛情。
南宋诗人
赵蕃(1143~1229),南宋诗人。字昌父,号章泉。祖籍郑州(今属河南),南渡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以太父恩入仕,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后奉祠家居三十余年,卒谥文节。赵蕃与韩淲(字涧泉)合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平淡,意趣深远,有陶渊明遗风。清人辑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1. 分段赏析
“炎蒸三伏有无中”首句点明时节与环境特点。“炎蒸三伏”直写盛夏酷暑,“有无中”则巧妙转折,看似难耐的暑气在此处变得若有若无,既点出环波亭畔清凉宜人的环境,又暗藏暑热被消解的惬意,为后文宴饮的舒适氛围铺垫,以简笔勾勒出夏日难得的清爽感。“十里荷花四面风”次句聚焦宴饮处的景致。“十里荷花”以开阔的视觉画面,绘出环波亭四周荷花盛放的繁茂;“四面风”则写触觉感受,凉风习习驱散暑气,视听结合,将夏日荷塘的生机与清凉具象化,既呼应前文“有无中”的暑气消解,又以明快笔触营造出宜人的宴集背景,字里行间是对美景的欣悦。“严濑苏门两奇侣”第三句以典故赞友人。“严濑”(严光隐居地)、“苏门”(孙登隐居处)皆代指品行高洁的隐士,诗人以此比喻孙会之、严造道二人,“奇侣”二字既显友人的不凡才德,又流露相聚时的投契之欢,用典含蓄自然,既添文雅,又表对友人的珍视。“一尊共德使君公”末句收束于宴饮之谊。“一尊”点出共饮场景,“德使君公”(指张帅)直抒对东道主设宴的感激,“共德”二字凝聚了众人同享雅集、感念情谊的真挚,以简洁之语收束,将景、人、情融为一体,尽显宴集的融洽与风雅。
下一篇:宋·赵蕃《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