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竹影当行窝":松影竹荫权当行走的居所,
"日日扶筇一再过":每日拄着竹杖反复经过。
"与世无求干牍少":与世无争案头文书稀少,
"对人可语笑谈多":逢人可谈笑间话语颇多。
"一夔一契付公等":治国贤才且托付给你们,
"某水某丘如我何":某山某水与我又有何干。
"岁晚只愁年谷尽":岁末只愁粮食将尽,
"杞其毋棘菊毋莎":愿杞树不生棘,菊田不长杂草!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竹下》首联“松阴竹影当行窝,日日扶筇一再过”松阴和竹影笼罩的地方成为了诗人的居所,“行窝”体现出这是一个临时或长期居住的地方。“日日扶筇一再过”,描绘出诗人每天都会拄着竹杖在这松竹之间往来,表现出诗人对这个环境的喜爱和熟悉,也暗示了其生活的悠闲自在。颔联“与世无求干牍少,对人可语笑谈多”诗人表明自己对世俗没有过多的追求,因此那些公务文书之类的事情很少。而在与人交往中,有很多可以交谈的话题,常常充满欢声笑语。这一联从侧面反映出诗人远离官场纷争,享受与友人交流的生活状态,突出了其悠然自得的心境。颈联“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一夔一契”是古代的贤能之士,诗人说把像夔、契那样建功立业的事情交付给其他人,而自己更关心的是某水某丘这些山水景色。这里表达了诗人的人生选择,即放弃仕途,选择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的情怀。尾联“岁晚只愁年谷尽,杞其毋棘菊毋莎”到了年末的时候,诗人只担心粮食会不够吃,同时希望杞树不要生长出荆棘,菊花不要生长出莎草。这一联从生活的实际层面出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基本需求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环境保持美好、纯净的期望,进一步深化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