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shēng
màn
·
·
cáng
yīng
yuàn
jìng

朝代:宋作者:仇远浏览量:3
cáng
yīng
yuàn
jìng
chí
huāng
绿
yīn
jiǎn
hóng
fāng
gāo
táng
nán
fēng
shí
sòng
wēi
liáng
yóu
jiān
jiàn
xiāng
wèi
biàn
guài
qīng
chūn
bié
táng
táng
xián
hǎo
yǒu
shū
yíng
qiè
xīn
jiǔ
yíng
gāng
zhǐ
shuāng
qīn
bìn
tàn
chūn
shēn
tóng
què
kōng
lǎo
zhōu
láng
ruò
zhān
jīn
mèng
lěng
píng
kāng
fān
jiù
yóu
zōng
rèn
duàn
yún
héng
táng
hèn
mǎn
shèn
yuè
míng
piān
zhào
xiǎo
chuāng

译文

藏着黄莺的庭院一片寂静,漂浮着鸭子的池塘已经荒芜。绿树的浓荫没有减少,但是红花却不如以前繁盛。在宽敞的厅堂里高枕而卧。南风不时送来微微的凉意。骑着马出游还没能踏遍春花的香气,责怪青春、竟如此轻易地离我而去。闲暇的时光倒也不错,有满满的一箱旧书,还有装满缸的新酿美酒。只害怕白发爬上两鬓,感叹在这春深时节,就像周瑜一样空自老去。像柔弱的柳絮沾在泥上,如今对往昔的风流生活已经心冷。回想起往日游玩的踪迹,只看见断云、在横塘低空飘过。离别的愁恨充满心头,为什么明月、偏偏照着小窗。

逐句剖析

"藏莺院静":藏着黄莺的庭院一片寂静,

"浮鸭池荒":漂浮着鸭子的池塘已经荒芜。

"绿阴不减红芳":绿树的浓荫没有减少,但是红花却不如以前繁盛。

"高卧虚堂":在宽敞的厅堂里高枕而卧。

"南风时送微凉":南风不时送来微微的凉意。

"游鞯践香未遍":骑着马出游还没能踏遍春花的香气,

"怪青春、":责怪青春、

"别我堂堂":竟如此轻易地离我而去。

"闲里好":闲暇的时光倒也不错,

"有故书盈箧":有满满的一箱旧书,

"新酒盈缸":还有装满缸的新酿美酒。

"只怕吴霜侵鬓":只害怕白发爬上两鬓,

"叹春深铜雀":感叹在这春深时节,

"空老周郎":就像周瑜一样空自老去。

"弱絮沾泥":像柔弱的柳絮沾在泥上,

"如今梦冷平康":如今对往昔的风流生活已经心冷。

"翻思旧游踪迹":回想起往日游玩的踪迹,

"认断云、":只看见断云、

"低度横塘":在横塘低空飘过。

"离恨满":离别的愁恨充满心头,

"甚月明、":为什么明月、

"偏照小窗":偏偏照着小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声声慢·藏莺院静》是宋末元初词人仇远所作的一首词。上阕描绘庭院荒芜、绿树荫浓之景,作者高卧虚堂,感慨青春离去,却也享受闲时诗书美酒之乐。下阕则由景及情,担心年华老去,以铜雀、周郎典故叹岁月无情,又借弱絮沾泥、梦冷平康表达往昔风流不再,最后回忆旧游,以明月偏照小窗烘托离恨,抒发了时光流逝与孤独寂寞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一作山邨)、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大德年间,仇远出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便辞任,后居于虎林白龟池上。他与宋文学家白珽并称“仇白”。他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近周邦彦、姜夔。其论诗近体主于唐,古体主于《文选》。所作诗篇甚富,后多散佚。词集《无弦琴谱》,也多是写景咏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笔记小说,文字简洁,其中有些故事,笔调流畅,趣味横生。主要作品有《金渊集》《山村遗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藏莺院静,浮鸭池荒。绿阴不减红芳。高卧虚堂。南风时送微凉。”描绘出一幅清幽且略带荒芜的庭院景象,藏莺的院子静谧,浮鸭的池塘已荒,绿树浓荫依旧,然而红花却不如往昔繁盛。作者高卧在宽敞的厅堂,感受着南风不时送来的微微凉意,营造出一种闲适又透着淡淡寂寞的氛围。“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作者感慨自己还未能尽情领略春天的美好,青春却已堂堂离去,表达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与无奈。“闲里好,有故书盈箧,新酒盈缸。”看似在说闲时书籍满箱、新酒满缸的惬意,实则在这种惬意背后,隐藏着对青春不再的落寞。下阕:“只怕吴霜侵鬓,叹春深铜雀,空老周郎。”作者担心白发爬上双鬓,用周瑜在春深时节空自老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悲叹。“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以弱絮沾泥自比,表明自己往昔的风流生活已经消逝,如今对曾经的欢场生活也已心冷,体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无奈与失落。“翻思旧游踪迹,认断云、低度横塘。”回忆往昔的游玩踪迹,只见断云在横塘低空飘过,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离恨满,甚月明、偏照小窗。”最后直抒胸臆,离恨满怀,而明月却偏偏照着小窗,以明月烘托出孤独寂寞的离恨之情,使情感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武衍《榴花》

下一篇:宋·石延年《榴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