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é
·
·
qiū
xiāo
suǒ

朝代:宋作者:黄机浏览量:2
qiū
xiāo
suǒ
tóng
luò
jìn
西
fēng
è
西
fēng
è
shù
shēng
xīn
yàn
shù
shēng
cán
jiǎo
chóu
guǎn
rén
piāo
nián
nián
huáng
huā
yuē
huáng
huā
yuē
chóng
tíng
yuàn
chóng
lián

译文

秋天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西风凄厉。又送来了几声新雁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逐句剖析

"秋萧索":秋天的景象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

"西风恶":西风凄厉。

"数声新雁":又送来了几声新雁的鸣叫声,

# 雁:鸟类的一属。

"数声残角":几声稀疏的号角声。

"离愁不管人飘泊":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

"年年孤负黄花约":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

# 黄花:菊花。,孤负:辜负。

"黄花约":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无法相见。

"几重庭院":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

"几重帘幕":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 帘幕:亦作“帘幙,用于门窗处的帘子和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秦娥·秋萧索》是南宋词人黄机之作,为怀人伤别词。上片借“梧桐落尽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等秋景,渲染浓重秋意,烘托游子离愁,是借景抒情;下片以“离愁不管人飘泊”将离愁拟人化,写尽漂泊无奈,又从恋人角度,借“几重庭院,几重帘幕”营造相思氛围。全词以直笔写游子愁,暗写闺怨,在萧索秋景衬托下,两地相思情愈发深挚动人,将离情别绪刻画得细腻入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黄机(?~?),南宋词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东阳(今属浙江)人。尝仕宦州郡,其踪迹多在吴楚之间。其工词,其词内容除相思闺怨、离情别绪之外,还有不少关注时局、忧虑国事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沉郁苍凉,不复作草媚花香之语”。著有《竹斋诗余》1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词。描绘秋景之萧索,表达漂泊者的离愁,体现对往昔约定的辜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来抒发情感。上片描绘“梧桐落尽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等秋景,渲染浓重秋意,烘托游子愁绪,为下文抒情铺垫。拟人:将抽象情感赋予人的行为和情感。如“离愁不管人飘泊”,把本是游子内心的离愁拟人化,说它不顾游子漂泊痛苦,折磨心灵,凸显无奈与痛苦。

3. 分段赏析

上片聚焦秋景描绘,借景抒情。首句“秋萧索”奠定悲凉基调,点明游子独处孤旅,于秋风叶落时对温暖的渴求。“梧桐落尽西风恶”,“恶”字强烈凸显西风凛冽,尽显秋意肃杀。随后“数声新雁,数声残角”,新雁哀鸣、残角幽咽,营造出幽凄氛围,借这些秋景渲染浓重秋意,为下文抒发游子愁绪巧妙铺垫,尽显秋景之悲。下片侧重离人内心刻画,运用拟人手法。“离愁不管人飘泊”,将抽象离愁拟人化,生动展现其不顾游子漂泊之苦,折磨人心,凸显游子的无奈与痛苦。“年年孤负黄花约”,饱含期约难践的歉疚。“几重庭院,几重帘幕”从恋人角度着笔,以景结情,虽未直言其情,却让读者于庭院帘幕间,感受到闺人相思煎熬与独处孤寂,使两地相思之情愈发深挚动人。

4. 作品点评

此词是羁旅相思词,以直白笔触摹游子离愁,以细腻笔墨绘闺人幽怨。秋景萧瑟,两地情思交融,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毛幵《浪淘沙·帘幕燕双飞》

下一篇:宋·张炜《书云萍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