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惊晼晚":感叹美好时光匆匆流逝,
# 晼晚:时令晚,日偏西,年将老。
"青春老、":青春已经逝去,
"倦客惜年芳":漂泊在外的游子惋惜一年又一年的芳华。
"庭樾荫浓":庭院里树木枝叶繁茂,树荫浓密,
# 樾:成荫的树木。
"半藏莺语":偶尔传来黄莺的啼鸣,
"畹兰花减":花圃中的兰花渐渐凋谢,
# 畹:古代丈量土地的单位,泛指园圃。
"时有蜂忙":却常有蜜蜂忙碌飞舞。
"粉墙低":低矮的粉墙旁,
"嫩岚滋翠葆":山间轻薄的雾气滋润着翠绿的草木,
# 葆:草丛生,储藏,通“保”。,嫩岚:初起的或浅淡的山岚。
"零露湿残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花儿残留的妆容。
"风暖昼长":春风和煦,白昼渐长,
"柳绵吹尽":柳絮被风吹尽,
"淡烟微雨":天空中飘着淡淡的烟雾,
"梅子初黄":下着细雨,梅子刚刚开始泛黄。
"洛浦音容远":遥想洛水之滨的人儿,音容笑貌已经远去,
# 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
"书空漫惆怅":徒然对着天空发呆,心中惆怅。
"往事悲凉":回忆往事,只觉一片悲凉。
"无奈锦鳞杳杳":可惜那书信如游鱼般杳无踪迹,
# 锦鳞:锦鲤,对能传书信的鱼之爱称。
"不渡横塘":始终无法送到对岸的池塘边。
# 横塘:在苏州胥门外。
"念蝴蝶梦回":思念如梦,醒来却是一场空,
"子规声里":杜鹃声声啼叫,
# 子规:杜鹃鸟,其鸣酷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半窗斜月":窗外斜挂着一弯残月,
"一枕余香":枕边还留着淡淡的余香。
"拟待自宽":本想自我宽慰,
# 自宽:自我宽慰。,拟待:若是,倘若能,假使能够。
"除非铁做心肠":可除非自己有一颗铁石心肠,否则实在难以释怀。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韶华惊晼晚,青春老、倦客惜年芳”,便流露出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的感慨。“韶华惊晼晚”,一个“惊”字,将词人对美好时光悄然流逝的惊讶与惋惜之情生动展现;“青春老”直白地道出青春已逝的无奈;“倦客惜年芳”则进一步强调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年华易逝的怜惜。“庭樾荫浓,半藏莺语,畹兰花减,时有蜂忙”,描绘出一幅庭院景象。浓密的树荫下,不时传来黄莺的啼鸣声;花圃中的兰花渐渐凋零,却仍有蜜蜂忙碌其间。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暮春之景,既烘托出时光流转的氛围,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粉墙低,嫩岚滋翠葆,零露湿残妆。风暖昼长,柳绵吹尽,淡烟微雨,梅子初黄”,细致地刻画了暮春时节的景色。低矮的粉墙上,轻柔的山雾滋养着翠绿草木;零落的露珠打湿了似残妆般的景致。暖风轻拂,白昼渐长,柳絮飘尽,淡淡的烟雾与细雨交织,梅子开始泛黄。这一系列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下片“洛浦音容远,书空漫惆怅,往事悲凉”,词人由眼前景联想到往昔与恋人在洛水之滨的美好时光,“洛浦”常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相聚之地,如今却音容渺远。“书空”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惆怅无奈,只能对着虚空书写心中的愁绪,往事的悲凉涌上心头。“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锦鳞”指代书信,词人渴望收到恋人的消息,然而却如鱼雁杳无音信,无法跨越横塘传情达意,进一步加深了其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念蝴蝶梦回,子规声里,半窗斜月,一枕余香”,词人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如同庄周梦蝶般虚幻而又美好。在子规的啼鸣声里,面对半窗斜月,枕上还残留着往昔的香气,此情此景,更添几分凄凉与孤寂。“拟待自宽,除非铁做心肠”,词人试图自我宽慰,然而这谈何容易,除非自己有一颗如铁般坚硬的心肠,否则难以释怀。这两句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尽显其深情与执着。整首词情感细腻,景中含情,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爱情的追忆,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爱情消逝的深深感慨与无尽惆怅。
上一篇:宋·蔡伸《昭君怨·一曲云和松响》
下一篇:宋·蔡伸《长相思·我心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