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shāo
qīng
·
·
lián
xún
chūn

朝代:宋作者:蔡伸浏览量:1
lián
xún
chūn
qīng
shàng
nián
shí
xié
shǒu
chóng
lái
lián
hái
shì
nián
shí
shí
hòu
yīn
yīn
liǔ
xià
rén
jiā
rén
miàn
táo
huā
jiù
dàn
yuàn
nián
nián
chūn
fēng
yǒu
xìn
rén
xīn
cháng
jiǔ

译文

与友人并肩寻赏春光,踏青的情景仍在回忆中,记得当年曾携手同游。此时再次来到这里,可惜还是,和当年一样的时节。浓荫柳下的人家依旧,故人的面容像旧日桃花般未曾改变。只愿每一年,春风都按时送来消息,人心能长久不变。

逐句剖析

"联璧寻春":与友人并肩寻赏春光,

"踏青尚忆":踏青的情景仍在回忆中,

"年时携手":记得当年曾携手同游。

"此际重来":此时再次来到这里,

"可怜还是":可惜还是,

"年时时候":和当年一样的时节。

"阴阴柳下人家":浓荫柳下的人家依旧,

"人面桃花似旧":故人的面容像旧日桃花般未曾改变。

"但愿年年":只愿每一年,

"春风有信":春风都按时送来消息,

"人心长久":人心能长久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梢青·联璧寻春》是宋代词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通过“联璧寻春”“年时携手”等忆往昔踏青同游之景,勾勒出昔日与友人相伴的美好时光;下片“阴阴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旧”写今日重游,见故人如昨的欣慰,收束处“但愿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直抒胸臆,寄寓对情谊恒远的期许。全词以今昔对比贯穿,语言清新雅致,于含蓄意象中藏深挚情感,既含怀旧之轻愁,又显对人间温情的珍视与向往,风格温婉深情,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回忆起笔,勾勒出一幅春日携手同游的温馨图景。“联璧寻春,踏青尚意,年时携手”,“联璧”二字用典精妙,将两人比作并立的美玉,既显彼此才德相契,又暗含形影不离的亲密感;“踏青尚意”则点出昔日游春时兴致盎然、意趣相投的状态,“年时携手”四字更是以简洁笔触定格了往昔并肩而行的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旧日时光的眷恋。笔锋一转,“此际重来,可怜还是,年时时候”将视角拉回现实。“此际重来”点明当下重游故地的情境,“可怜还是”则蕴含复杂心绪——时节依旧是当年的时节,春光未改,然而曾经携手之人却已不在身侧。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暗藏着物是人非的怅惘与孤独,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形成微妙对比,未直言伤感而情愫自显,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词人独自徘徊时的静默与慨叹。下片转而描写眼前所见之景,于细微处见深情。“阴阴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旧”,“阴阴柳下”描绘出春日柳荫浓密、幽寂静谧的氛围,“人家”二字赋予画面生活气息;“人面桃花似旧”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典故,既实写眼前所见之人面容如往昔般鲜活,又暗含对旧日相遇场景的追忆。然而,景物依旧,人事已非,“似旧”二字看似平常,却隐隐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恍惚与怅然——熟悉的风景中,唯独缺少了当年相伴的身影,这份反差让思念之情愈发浓烈。结句“但原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以直白的祈愿收束全词,情感基调陡然转向温暖。“春风有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信赖,借春风如期而至喻指时序的恒定不变;“人心长久”则是对人情的美好企盼,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能如春风般执着而持久。词人将对往昔的怀念转化为对未来的期许,虽明知世事无常,却仍以乐观笔触勾勒出一份温暖的憧憬,让全词在怅惘之余,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种以希望冲淡遗憾的写法,既贴合春日生机盎然的氛围,又让情感表达更显深沉婉曲,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伸《浣溪沙·玉趾弯弯一折弓》

下一篇:宋·蔡伸《满庭芳·烟锁长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