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学端成己":士人学习贵在修养自身,
"工夫要自程":功夫要自己规划安排。
"圣门窥广大":在圣门之中窥探到学问的广大,
"中德养和平":培养中正平和的品德。
"美玉资勤琢":美玉需要勤奋雕琢,
"良才讵小成":优秀的人才怎会轻易成功。
"心期须后会":内心期待着日后再次相见,
"拭目更增明":擦亮眼睛期待对方更加出色。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张栻(1133~1180),南宋文学家、理学家。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绵竹(今属四川)人,徙居衡阳(今属湖南)。他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主要成就在理学方面。二十三岁时,其理学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写下《悫斋铭》。绍兴三十一年,拜理学大师胡宏为师,深入学习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他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知先行后、学贵力行、明理居敬。其诗风清新隽永,颇具哲理,时见理趣。主要作品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点明士人学习的根本在于修养自己,强调了自我规划和自律的重要性。“端成己”体现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自程”则突出了个人对学习功夫的自主安排。颔联“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进一步阐述学习的方向和品德修养的目标。“窥广大”鼓励游诚之在学问的海洋中不断探索,追求更广阔的知识境界;“养和平”则强调培养中正平和的品德,使自己的内心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颈联“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游诚之比作美玉和良才。“资勤琢”形象地说明了只有通过勤奋的努力才能雕琢出美玉般的人才;“讵小成”则强调优秀的人才不会轻易取得成功,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激励游诚之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尾联“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信心。“心期须后会”体现了诗人对与游诚之再次相见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只是暂时的;“拭目更增明”则表达了诗人相信游诚之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更加出色,自己也会满怀期待地关注他的成长。
上一篇:宋·张栻《初食荔枝(其二)》
下一篇:宋·张栻《和张荆州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