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朝代:宋作者:翁卷浏览量:4
tiān
qiū
lěng
qíng
wān
shù
fēng
luán
yuǎn
jìn
jiān
xián
shàng
shān
lái
kàn
shuǐ
shuǐ
jiàn
qīng
shān

译文

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逐句剖析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

# 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一天:指满天。

"无数峰峦远近间":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闲上山来看野水":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

# 野水:郊外的水。,闲:清闲。

"忽于水底见青山":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 忽:忽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写。诗中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此诗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首句将无形的秋色具象化为浸染水湾的寒意,次句以简笔铺展空间层次,远近错落的峰峦与澄澈的水面形成虚实对照,契合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后两句以“闲”与“忽”的视角转换串联场景,将自然景观的客观存在与主观发现的惊喜瞬间结合,既凸显山水之清幽,又暗含“物我相照”的禅意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淳祐间曾领乡荐,以布衣终。在南宋末年诗派中,翁卷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诗学贾岛、姚合,苦意淬炼。在律诗中,翁卷尤注重中间四句的推敲,多写田园山水及隐居生活。代表作品有《乡村四月》《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等。著有《西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秋日登高远眺时所见山水的空灵景致,既展现了自然之趣的灵动,又暗含诗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禅意心境,表达了对自然野趣的沉醉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一天秋色冷晴湾”描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的丝丝寒意。此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一天秋色”,自然使人想到萧瑟的秋风、干净的湖水、飘落的黄叶,甚至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一天”二字,又把景色无限地扩大,附合日朗气清的季节特点。满眼秋色,接下来的“冷”字,就把感情锲入,把冷景转化成冷的感觉,诗意更加浓郁了。第二句“无数峰峦远近间”切题描写放眼瞭望。第一句是浑写秋色,此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诗人由下往上看,看够了,就萌发了想由上往下看,好好欣赏绿水全景的念头。第三句“闲上山来看野水”诗人乘闲登山。登上山顶后,向下眺望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想到看到的主景不是水,却是水中青山的倒影。这一漫不经心的描绘,是人人碰到过的实事,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住,放入诗中,显得是那么的有趣味。这么一写,又照实了上两句的风景:因为是秋天,水特别的清,所以说“冷晴湾”;因为晴,山才投以浓郁的影子,在清水中格外地分明。而这些山,就是上面说过的“无数峰峦”。第四句“忽于水底见青山”以“忽”字开头,与出句的“闲”字相对应,使景更加突出,也表达了诗人的欣喜。这时候,诗人的心也就随着山与水的交融而深深地陶醉了。

3. 作品点评

此诗是如此飘逸透脱,跌宕起伏,寥寥数语,给人很大的艺术享受。最近许多评论家称其诗歌空泛而缺乏现实内容,正好忽视了对山水美的惊叹本身就是现实内容的丰富性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李清照《钓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