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朝代:宋作者:翁卷浏览量:3
dào
jīn
jiàn
jīn
jiāo
fēi
qíng
jiāo
qíng
nán
nán
féng
shuāng
míng
qīng
sōng
shēng
qīng
shān
zhēn
jié
bìng
zhí
zhī
chán
guō
páng
liú
duō
suǒ
qīng
yuǎn
dào
xíng
chū
mén
huǐ
lìn
shēng
jūn
kàn
tiān
shàng
yún
xīn
gèng
yíng
yíng
yán
pín
wèi
ān
ān
pín
cún
lìng
míng

译文

古人遵奉的行为准则和思想风尚等现今已看不到,如今的交情不像古时那般真挚。建立交情又有什么困难的,只是难以遇到明辨是非的人。青葱的松树生长在青山上,它的坚贞气节无人能比。把青松栽种在城郊旁边,世俗之人大多轻视它。路途遥远哪里容易行走,一出门悔恨艰难就产生了。您看那天空上的云朵,哪有心思还要去钻营忙碌。不要说因为贫困而感到不安,安于贫困能留存美好的名声。

逐句剖析

"古道今不见":古人遵奉的行为准则和思想风尚等现今已看不到,

# 古道:古人遵奉的行为准则和思想风尚等。

"今交非古情":如今的交情不像古时那般真挚。

"交情亦何难":建立交情又有什么困难的,

"难逢双目明":只是难以遇到明辨是非的人。

"青松生青山":青葱的松树生长在青山上,

"真节莫与并":它的坚贞气节无人能比。

"植之廛郭旁":把青松栽种在城郊旁边,

# 廛郭:城市中的平民住宅。

"流俗多所轻":世俗之人大多轻视它。

"远道岂易行":路途遥远哪里容易行走,

"出门悔吝生":一出门悔恨艰难就产生了。

# 悔吝:灾祸。《易・系辞传上》云,“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君看天上云":您看那天空上的云朵,

"何心更营营":哪有心思还要去钻营忙碌。

# 营营:形容人为谋私利不知廉耻,到处钻营。

"勿言贫未安":不要说因为贫困而感到不安,

"安贫存令名":安于贫困能留存美好的名声。

# 令名:美好的声誉。名:原作君,据顾本、西岩集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道》为宋代翁卷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古道起兴,表达对世风浇薄的感慨。通过青松虽具真节却遭流俗轻视,叹高洁难容于世俗。“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运用拟人,赋予云以人的“无心”,将云超脱逐利的状态人格化,与世人追名逐利形成反差,劝人安贫乐道、坚守令名。开篇直陈感慨,中间借物表意,结尾以云劝诫。全诗借助拟人,将抽象理念具象化,使批判与劝勉更生动深刻,以质朴笔触揭示世俗弊病,倡导淡泊超脱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淳祐间曾领乡荐,以布衣终。在南宋末年诗派中,翁卷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诗学贾岛、姚合,苦意淬炼。在律诗中,翁卷尤注重中间四句的推敲,多写田园山水及隐居生活。代表作品有《乡村四月》《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等。著有《西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古道的五言古诗,通过对古道难寻、今交淡薄的描述,借青松在世俗中遭轻视,以及出门行路艰难等现象,表达诗人对世俗之人不重真节、追名逐利的批判。同时以天上云无心营营为例,劝诫人们安贫乐道,保持美好的名声,倡导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拟人:“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这里诗人将“营营”赋予天上云以人的“心”,说云没有追名逐利之心,像人一样具有了思想和情志。将云拟人化,借云无心于功名利禄的形象,表达诗人对淡泊、超脱人生态度的推崇。

3. 分段赏析

“古道今不见,今交非古情。交情亦何难,难逢双目明”:开篇直抒胸臆,感慨古道难觅,如今的交情也不如古时真挚,进而指出并非建立交情困难,而是难遇明辨是非之人,奠定对世俗批判的基调。“青松生青山,真节莫与并。植之廛郭旁,流俗多所轻”:以青松生长于青山具有真节,移植到城郊就被流俗轻视,借青松象征高洁品质,揭示世俗之人不看重真节的现实。“远道岂易行,出门悔吝生。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勿言贫未安,安贫存令名”:先写人生道路艰难,出门便可能遭遇悔恨与艰难,再以天上云超脱无心名利为例,劝人莫追名逐利,最后劝人安贫乐道,保持美好名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义庆《鹦鹉灭火》

下一篇:宋·陈杰《古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