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千里梦":常在梦里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
"往事万重悲":也常悲痛千千万万的往事。
# 万重:很多的意思。
"小雪沉阴夜":小雪时节阴沉沉的夜晚,
# 沉:一作沈。
"闲窗老病时":我身染重病孤独地躺着,无人来探视。
# 闲窗:指屋子很静,没有人来。
"独闻归去雁":突然听到归去的雁叫声声,
"偏咏别来诗":不由自主地吟咏离别的诗。
"惭愧红妆女":对不起你呀我的妻子,
# 红妆女:打扮艳丽的女子,指元镇在故乡的妻子。
"频惊两鬓丝":多次梳理两鬃白发,全是因为相思。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思乡感怀诗。描绘了诗人在小雪阴沉的夜晚,闲坐窗前,年老多病之际,梦归千里之外的故乡,勾起对往事的重重悲伤。听到归雁的鸣叫,不禁吟咏起别后的诗篇。面对镜中两鬓白发,连红妆女子见了也会惊讶,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小雪沉阴夜”,描绘出小雪之夜阴沉的氛围,借寒冷、阴沉的雪夜之景,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悲伤以及思乡的沉重情绪。
3. 分段赏析
“故乡千里梦,往事万重悲”:开篇直抒胸臆,点明主题。“故乡千里”强调距离之远,“梦”字表明只能在梦中与故乡相见,增添了一种无奈与惆怅。“往事万重悲”则概括性地写出往事带来的无尽悲伤,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引发读者对诗人过往经历的好奇与同情。“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描绘了雪夜的环境和诗人自身的状态。“小雪”点明时节,“沉阴”渲染出压抑的氛围,“夜”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感。“闲窗”表明诗人处于闲静的窗前,“老病时”则强调诗人年老且患病,身体不佳。此联通过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愁苦。“独闻归去雁,偏咏别来诗”:进一步渲染孤独与思乡之情。“独闻”突出诗人的孤独,听到归雁的叫声,自然而然地引发思乡之情。“偏咏”则表明诗人在这种心境下,偏爱咏诵离别之后所写的诗篇,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离别的深深感慨。“惭愧红妆女,频惊两鬓丝”:尾联通过对比,强化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惭愧”一词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看到年轻美丽的女子,对比自己两鬓斑白,不禁感到惭愧。“频惊”则强调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惊讶与无奈。此联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感叹,使全诗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上一篇:唐·顾况《江上》
下一篇:唐·张祜《宫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