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hí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3
shàng
é
méi
èr
shí
suì
chóng
lái
wèi
duò
shān
lèi
jīn
rén
jiàn
yǔn
wén
rén
céng
yǒu
fán
ruò
shuǐ
cháng
jiāng
kuò
chù
píng
驿
kuàng
jiè
rán
dài
zhǎi
cóng
zhé
xiān
zhuō
yuè
ān
rán
zhào
shén

译文

上次登上峨眉已经过去二十年,再次来到这里,为山河破碎而落泪。如今的人看不到像虞允文那样的英雄,古代曾有樊若水这样的人物。长江宽阔的地方平坦得像驿站,更何况这里江面狭窄如衣带。想要跟随谪仙李白去捉月,又怎能像燃犀那样照亮水中神物。

逐句剖析

"不上峨眉二十岁":上次登上峨眉已经过去二十年,

"重来为堕山河泪":再次来到这里,为山河破碎而落泪。

"今人不见虞允文":如今的人看不到像虞允文那样的英雄,

"古人曾有樊若水":古代曾有樊若水这样的人物。

"长江阔处平如驿":长江宽阔的地方平坦得像驿站,

"况此介然衣带窄":更何况这里江面狭窄如衣带。

"欲从谪仙捉月去":想要跟随谪仙李白去捉月,

"安得然犀照神物":又怎能像燃犀那样照亮水中神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石》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重临采石,忆起上次至此已过二十年,如今面对山河破碎,不禁落泪。诗中提及虞允文曾在此立功,樊若水也曾在此有影响历史之举,对比古今,感慨长江地势,虽江面宽窄不同,但局势已变。诗人渴望如李白捉月般超脱,又盼能如燃犀照水看清局势,全诗充满对山河破碎的悲痛与壮志难酬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不上峨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诗人开篇点明时隔二十年重临此地,面对山河破碎,潸然泪下。随后借虞允文和樊若水的典故,以古衬今,表达对当下局势的无奈与感慨,虞允文曾在此地立下赫赫战功,而如今却不见这样的英雄,暗示国家局势的危急。中间两句:“长江阔处平如驿,况此介然衣带窄。”描绘长江的景象,宽阔之处平坦得像驿站,而此地狭窄处如衣带,通过对长江宽窄的描写,暗示长江虽有险要之处,但如今在动荡局势下已难以凭借,进一步烘托出山河破碎的悲凉之感。后两句:“欲从谪仙捉月去,安得然犀照神物。”诗人表达了想像李白一样超脱尘世,却又希望能像温峤燃犀照水那样看清局势,展现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将诗人壮志难酬、对现实无奈的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章甫《采石》

下一篇: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