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uǎn
láng
guī
·
·
yǒu
huái
怀
běi
yóu

朝代:宋作者:张炎浏览量:3
diàn
chē
jiāo
jǐn
xiāng
lián
xiāng
chén
zhú
guǎn
xián
piē
rán
fēi
guò
shuǐ
qiū
qiān
qīng
míng
hán
shí
tiān
huā
tiē
tiē
liǔ
xuán
xuán
yīng
fáng
zuì
mián
zuì
zhōng
xìn
yǒu
juān
jiāng
nán
èr
shí
nián

译文

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逐句剖析

"钿车骄马锦相连":金宝装饰的车子,雄赳赳的骏马,花团锦簇,络绎不绝,

# 钿车:用金宝装饰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香尘逐管弦":笙箫在吹,筝琶在奏,扬起了一路香尘。

"瞥然飞过水秋千":墙头池畔,不时掠过秋千的影子。

# 水秋千:古时有船上立秋千,人上蹴秋千,将平顶架横木,筋斗掷身入水之戏,叫作“水秋千”。此处泛指秋千。,瞥然:迅疾的样子,转瞬间一闪而过。

"清明寒食天":正是清明寒食的时节。

"花贴贴":盛开的花儿挤着挨着,

# 贴贴:挤挨的样子。

"柳悬悬":碧绿的柳条脉脉低垂,

"莺房几醉眠":我在那位人儿的屋子里喝醉了酒,酣然睡去,总有好几回了。

# 莺房:指歌女的房间。

"醉中不信有啼鹃":那时候,我在沉醉中,哪里相信会有“不如归去”的事呢,

# 啼鹃: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不信有啼鹃意指不相信会分手而归。

"江南二十年":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来了,而且已经整整二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阮郎归・有怀北游》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题围绕对往昔北游生活的怀念以及今昔对比的感慨。上片描绘昔日北游时清明寒食节的繁华热闹场景,钿车骄马、香尘管弦、水秋千等意象,展现出欢快氛围;下片写如今江南生活,花柳莺啼依旧,自己却在醉眠中不愿相信啼鹃哀鸣,暗示国破家亡后的痛苦,“江南二十年”则点明时间跨度与漫长愁思。运用对比,将往昔北游的繁华与如今江南的落寞对比,强化情感落差;借景抒情,以花柳莺鹃等景物,抒发内心复杂情感。这首词以细腻笔触、含蓄手法,将个人身世与家国兴衰相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阮郎归・有怀北游》由宋末元初的张炎所作。宋末元初,朝代更迭,社会动荡,张炎历经家国巨变。他曾有过北游经历,目睹世事变迁,昔日繁华不再。此词便是他在江南生活二十年后,回忆北游时的繁华,对比当下国破家亡的处境,有感而发,借词抒发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痛苦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一首怀昔伤今的抒情词。描绘了昔日北游时清明寒食节的繁华热闹,以及如今江南生活的落寞,体现了今昔巨大的反差,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国破家亡的痛苦感慨。这是一首写怀昔伤今题材的词,借昔日北游繁华与今日江南寂寥景象,写出了词人的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思。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着力描绘大都的繁华盛景。“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起笔便展现出大都街头的奢华与热闹,装饰华丽的车辆与矫健的马匹首尾相连,连绵不绝,彰显出士女们欢游的热烈场面。紧接着,“香尘”与“管弦”二词,进一步烘托出游乐活动的繁盛,那弥漫的香气、悠扬的音乐,将欢快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空前热闹的盛会之中。“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这里的“水秋千”,本是南方在秋千架上翻筋斗跳水的游戏,在此借指北方类似的荡秋千活动。刹那间,秋千高高荡起,才让人惊觉此时正值清明寒食节。据《天金遗事》记载,天宝宫中每逢寒食节便搭建秋千,供宫嫔嬉戏宴乐,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而后此风流传至民间,寒食节荡秋千遂成习俗。短短数语,钿车、骄马、香尘、管弦与灵动的水秋千,共同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清明寒食天”繁华图景。下片则转入对京都生活中一段缠绵往事的追忆。“花贴贴,柳悬悬。莺房几醉眠。”“莺房几醉眠”暗示着词人与“莺房”女主人关系亲密。而“花贴贴,柳悬悬”更是细腻地描绘出两人相处时的缱绻情状。“醉中不信有啼鹃”,“啼鹃”向来是悲苦与离别的象征,杜鹃啼血,声声哀戚。词人在沉醉中不愿相信会与那位女郎经历离别之苦,不愿面对分离的现实。然而,事与愿违,最终两人还是劳燕分飞,天各一方。这份深深的思念,被词人留在了京都,即便时光流转,二十年后的他仍时常忆起。“江南二十年”正是对这份长久思念的深刻写照。有考证指出,词中女郎或许是张炎的旧识,杭州歌妓沈梅娇。

3. 作品点评

全词满溢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忆念,为更贴切呈现那段生活,作者选用《阮郎归》词牌,让语句韵味悠长,词调形成优美“节奏流”,语言与情感如流水自然倾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该词是作者追怀南宋亡后到燕京的所见,在那儿还是车马连接不断,管弦歌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慨。一结指出南宋小朝廷不自振作,自陷覆亡,更有含意。

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等《唐宋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柴望《越山》

下一篇:宋·张玉孃《闺情四首·卜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