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曰国香":兰花被称为“国香”,
"为哲人出":它是为了那些贤德智慧的人而生长开放的,
"不以色香自炫":不凭借着自己的颜色和香气来自我炫耀,
"乃得天之清者也":是得到了天地间清正之气的一种花卉。
"楚子不作":楚国的贤士已经不在了,
"兰今安在":如今的兰花又在哪里呢?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能够见到郑所南先生画在纸上的几笔兰花,
"斯可矣":这也就足够了。
"赋此以纪情事云":写下这首词来记录这件事情和我此时的情感。
"孤花一叶":一朵孤独的兰花,一片叶子,
# 孤:一作三。
"比似前时别":比起以前看到的兰花,显得格外不同。
"烟水茫茫无处说":烟雾弥漫的水面茫茫一片,我内心的愁绪无处诉说,
"冷却西湖残月":就连西湖上那弯弯的残月也显得格外清冷。
# 残:一作风。
"贞芳只合深山":这坚贞芬芳的兰花只适合生长在深山之中,
"红尘了不相关":和这繁华喧嚣的尘世完全没有关系。
"留得许多清影":(墨兰图上)留存许多清幽的影子,
"幽香不到人间":而那淡雅的香气却不飘到尘世中来。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1. 分段赏析
上片:“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开篇描绘出兰花孤零的形态,一朵花、一片叶,与从前所见大不相同,流露出一种孤寂、落寞之感。“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此句借景抒情,茫茫烟水,营造出一种空旷、迷茫的氛围,而西湖残月的清冷景象,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惆怅,词人内心的愁苦仿佛也如同这烟水般茫茫无际,无处诉说。下片:“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直接赞美兰花的高洁品性,它只适合生长在深山之中,与尘世毫无关联,体现出兰花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进一步强调兰花独自留在深山,只留下清影摇曳,而其幽香却不飘到人间,这既写出了兰花的孤芳自赏,也暗示了词人对这种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词人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以及想要远离尘世的隐逸之情。
上一篇:宋·白玉蟾《题余府浮香亭》
下一篇:宋·赵汝鐩《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