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朝代:宋作者:王柏浏览量:3
nǎi
xīng
zài
píng
shuǐ
tiān
jiǔ
chóu
lún
yōu
jiǎn
qín
jīn
yǒu
diǎn
yǒu
jué
sūn

译文

大禹继承并振兴了前人的事业,致力于治理水土,消除洪涝灾害。上天赐予治国安邦的九类大法,伦理纲常由此得以规范有序。既能保持节俭,又能勤勉任事,不自我夸耀,也不妄自尊大。制定典籍规范,确立行为准则,将这些宝贵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逐句剖析

"禹乃嗣兴":大禹继承并振兴了前人的事业,

"载平水土":致力于治理水土,消除洪涝灾害。

"天锡九畴":上天赐予治国安邦的九类大法,

"彝伦攸叙":伦理纲常由此得以规范有序。

"克俭克勤":既能保持节俭,又能勤勉任事,

"不伐不矜":不自我夸耀,也不妄自尊大。

"有典有则":制定典籍规范,确立行为准则,

"贻厥子孙":将这些宝贵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畴依(其四)》是南宋理学家王柏创作的四言诗。前四句字里行间充满对大禹开创盛世根基的崇敬与赞叹。后四句情感上是对大禹“德业双馨”的进一步推崇,暗含对儒家理想中“圣王”形象的认同与向往。全诗以大禹为核心,前四句赞其功业与天命所归,后四句颂其品德与传承,整体洋溢着对大禹治水定伦、勤俭谦逊、垂范后世的崇敬之情,暗含了对儒家理想中贤明君主与治国的追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学者

王柏(1196?~1274),南宋学者。字会之,一字伯会,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其父及大父皆从学于朱熹、吕祖谦。王柏少慕诸葛亮之为人,自号长啸,后更号鲁斋。从朱熹再传弟子何基问学,质实勤苦。其先后主讲于金华丽泽书院与天台上蔡书院。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赐谥文宪。王柏对天文历算、地理博物、文字音韵、诗词书画均有深入研究,尤精于经史,著作甚富。著有《书疑》《诗疑》《鲁斋王文宪公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禹乃嗣兴,载平水土。天锡九畴,彝伦攸叙”:开篇讲述大禹继承事业,成功治理水土;上天赐予“九畴”(治国的九类大法),使伦理纲常得以整顿有序。这部分聚焦大禹的核心功绩,治水与定伦常,既赞美其平定水患的盖世功业,也强调其获得天命(天锡九畴)的正统性,字里行间充满对大禹开创盛世根基的崇敬与赞叹。后四句“克俭克勤,不伐不矜。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转而描绘大禹的个人品德,能勤俭、不夸耀、不骄傲;并提及他制定典章法则,留传给后代子孙。这里既歌颂大禹修身立德的高尚品格,也肯定其为后世留下制度遗产的深远影响,情感上是对大禹“德业双馨”的进一步推崇,暗含对儒家理想中“圣王”形象的认同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下一篇:宋·詹初《惜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