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道四者难并":人们都说这四样东西难以同时拥有。
"也由在人心":其实这也取决于人的内心。
"烦恼欢喜元无定":烦恼和欢喜原本就不是固定不变的。
"奸峭底自能称停":那些奸猾的人自然能够权衡应对。
"你待前面怎那":你面对前面未知的情况又能怎样呢,
"且随任咱分":暂且随性地由它去吧。
"自家有后自未奔":自己如果有后路自然无需匆忙奔命。
"枉劳人方寸":不然只是白白劳神费心。
"眼前推辞怎":面对眼前的事情又怎么能推辞呢。
"那知他人也心闷":又怎么知道别人心里也同样烦闷呢。
南宋词人
沈瀛(1135?~1196?),南宋词人。字子寿,号竹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少入太学,名闻四方。绍兴三十年进士,任太平州教授,历任国子录、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官至淮东安抚使参议。其长调写景学柳永,小令则杂采民间俗语、佛道禅语、玄谈、格言入词。著有《沈子寿文集》及《旁观录》,已佚,现存《竹斋词》1卷。
1. 分段赏析
上阕以“人都道四者难并”起句,直指世人常言的福禄寿喜难以兼得这一普遍认知,随后笔锋一转,“也由在人心”道出一切皆取决于个人心境的哲理。“烦恼欢喜元无定”运用对举手法,揭示情感本无常态;“奸峭底自能称停”中“奸峭”二字生动勾勒出圆滑世故者的处世之道,暗示其善于自我调适的生存智慧。下阙转向具体处世哲学的阐发。“你待前面怎那”以俚俗口语表达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且随任咱分”中的“咱”字平添几分亲切自然的韵味。自家有后自未奔。“枉劳人方寸”,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和发展轨迹,不必徒劳地费尽心神去谋划,进一步强调了不要过度焦虑,顺其自然的观点,告诉人们过度操心可能是白费力气。“眼前推辞怎”指出人们常常只看到眼前自己的困境,想要推辞、逃避,却不知道别人同样也有烦闷的时候。结尾“那知他人也心闷”笔意突转,通过视角转换揭示世人皆有烦忧的普遍境遇,使说理更具普遍意义。
上一篇:宋·梅尧臣《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下一篇:宋·辛弃疾《破阵子·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