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马倦江渚":塞外的骏马曾经厌倦了江边水洲的生活,
"今朝神彩生":今日它忽然间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神采。
"晓风寒猎猎":清晨的寒风呼呼作响,
"乍得草头行":它刚刚能够在草丛间轻快地行走。
"夷狄寝烽候":如今边疆地区的烽火台已经不再点燃烽火,
"关河无战声":关隘山河之间也听不到战争的声音了。
"何由当阵面":怎样才能让这匹骏马再次奔赴战场呢,
"从尔四蹄轻":好想让它随着你(骏马)轻快地四蹄飞奔啊。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分段赏析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诗的开篇描绘了塞马的形象。塞马原本在江渚边显得疲倦不堪,然而今朝却神采奕奕。“倦”与“神彩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塞马状态的变化,也暗示了某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让它从疲惫中恢复了活力,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清晨的寒风凛冽,“寒猎猎”生动地表现出风的寒冷和强劲。在这样的环境中,塞马却突然得以在草头行走。“乍得”二字,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突然性,让人感受到塞马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在寒风中依然保持着的活力,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塞马在寒风中漫步草原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此句笔锋一转,由描写塞马转向了对边疆局势的描述。夷狄停止了烽火报警,关河一带也听不到战争的声音,描绘出了边疆地区和平宁静的景象。“寝烽候”和“无战声”,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安定,战争的平息,暗示了塞马不再需要经历战争的奔波和磨难,所以才有了前文所描述的悠闲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最后两句以设问的方式收束全诗。诗人不禁想到,怎样才能让塞马再次在战场上驰骋,发挥它的优势,让它的四蹄轻快地奔腾呢?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塞马昔日英勇作战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国家和平时期军事力量储备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希望国家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备不时之需的情感。
上一篇:唐·李白《日出行》
下一篇:唐·白居易《紫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