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隈":太阳从东方升起,
# 隈:山的曲处。
"似从地底来":似从地底而来。
# 地底:地面之下。
"历天又入海":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六龙所舍安在哉":穿过天空,没入西海。
# 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其始与终古不息":自古以来,从来如此,
# 其始与终古不息:一作其行终古不休息。
"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
# 安能与之久裴回: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草不谢荣于春风":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
# 荣:生长繁盛。
"木不怨落于秋天":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 秋天:秋天的气候。,落:凋零。
"谁挥鞭策驱四运":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
# 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
"万物兴歇皆自然":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
"羲和羲和":羲和羲和,
#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
# 荒淫之波:指大海。荒淫,浩瀚无际貌。,汩没:隐没。
"鲁阳何德":鲁阳有什么德行?
# 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驻景挥戈":竟能挥戈驻日。
"逆道违天":这些传说逆道违天,
"矫诬实多":实在是荒谬绝伦。
# 矫诬:谓假借名义以行诬罔,虚妄。
"吾将囊括大块":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
# 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
"浩然与溟涬同科":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 溟涬同科:天体未形成前的浑然元气。同科:同类。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诗歌开篇描绘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景象,随后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天地万物运行规律,批判求仙的“逆道违天”行为,表达了万物兴歇皆自然,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汉乐府中求仙幻想与顺应自然的观念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顺应自然规律的推崇。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日出东方、历天入海等自然景象,抒发对自然规律的感悟,表达对“逆道违天”行为的批判。
3. 分段赏析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描绘太阳运行轨迹,借神话反问,否认超自然力量操控,以“徘徊”生动写太阳运行,用疑问和不确认语词,引发思考,增强语气。“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指出草木荣枯、万物兴衰皆自然规律,“不”字强化语气,“谁”字设问后以“万物兴歇皆自然”果断作答,凸显自然主宰,气势强烈。“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用诘问质疑神话人物,继承屈原笔法且更具探索精神。批判“逆道违天”行为,表明应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达到“齐生死”境界,展现诗人精神力量与浪漫创作思想基础。
4. 作品点评
《日出入行》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佳作,诗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以浪漫想象构建奇幻情境,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同时,诗人巧妙地借对神话人事的辩驳,自然流畅地表达“天道自然”的思想,使情感与哲理交融统一。在形式上,杂言句式的运用让诗歌形式自由灵活,读来节奏多变,既具轻快活泼之感,又不乏思想的凝重深邃。
# 精奇玄奥,出天入渊。又曰:必用议论,却随游衍,得屈子《天问》意,千载以上人物呼之欲出。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胡震亨曰:汉《郊祀歌·日出入》言日出入无穷,人命独短,愿乘六龙,仙而升天。太白反其意,言人安能如日月不息,不当违天矫诬,贵放心自然,与溟滓同科也。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 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涬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语。亦索然无味矣。观此盖知白之学仙盖有所托而然也。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严云:不信释典须弥之说,但言其疑似。奇语错落,琢句奇秀,匪夷所思(“草不谢荣”四句下)。严云:诘难得好(“羲和”六句下)。一结高超横绝,非太由不能道。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谢良辅《状江南·孟冬》
下一篇:唐·元稹《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