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无焰影幢幢":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
# 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焰:火苗。,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此夕闻君谪九江":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 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夕:夜。
"垂死病中惊坐起":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
# 惊坐起:一作仍怅望。,垂死:病危。
"暗风吹雨入寒窗":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 雨:一作面。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友诗。诗歌通过描写残灯暗影的凄凉环境与“惊坐起”的动作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震惊与悲痛,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与真挚的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首句“残灯无焰影幢幢”以昏暗摇曳的残灯、幢幢暗影,暗喻诗人贬谪病中的孤寂凄凉;尾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以“暗风”“寒窗”强化悲怆氛围,将未言之情融入凄冷画面,景语即情语。细节描写:“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字精准捕捉瞬间情绪,写出听闻噩耗的震惊之感;“坐起”则聚焦身体动作,描绘出病弱卧床的诗人下意识奋力起身的模样。与只写“惊”却无动作展现相比,“惊坐起”完整勾勒出人物状态,再结合“垂死病中”,强化绝境下情感冲击,凸显出元、白二人情谊深厚,令人动容。融情于景:尾句“暗风吹雨入寒窗”,把无形的情感融入有形的风雨寒窗景象之中。正常的风无所谓明暗,窗无所谓寒热,可在诗人这里,风成“暗风”,窗为“寒窗”,只因他内心悲痛,使得外在景物都带上哀愁色彩,含蓄地将对好友被贬的惋惜、愤懑等复杂情感蕴藏其中,以景收尾,留给读者回味想象空间,情与景完美交融,意境深远。
3. 分段赏析
首句“残灯无焰影幢幢”元稹远谪异地,又重病缠身,心情低落消沉,仿若置身灰暗深渊。周遭一切被他内心阴霾浸染,那灯成了“残灯”,光芒微弱,灯影“幢幢”摇曳,恰似他凌乱迷茫的心绪。首句借暗影残灯,尽显其被贬患病的凄凉心境,为后文铺垫压抑底色。次句“此夕闻君谪九江”,直白有力,如惊雷乍响。此夜,好友白居易被贬九江的消息砸来,毫无委婉隐晦,短短数字点明关键情境,揪紧读者心弦,让人随之沉浸于惊愕揪心之中。第三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是神来之笔。当年白居易听闻元稹被贬,写下“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急切盼信之态跃然纸上。如今元稹闻挚友蒙冤被贬,同样震惊万分。“惊”字似利刃剖开内心,袒露震撼、担忧等复杂情感;“坐起”二字更是点睛,将他陡然受惊、撑起身的模样鲜活呈现。他“垂死病中”,起身艰难,却因惊闻噩耗奋力坐起,足见与白居易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让读者真切感受冲击之剧烈。末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为情景交融典范。本无明暗之分的风成了“暗风”,普通的窗化作“寒窗”,风雨交加时,风、雨、灯、窗皆被哀伤笼罩,变得残败、阴暗、寒冷。常理“垂死病中惊坐起”后该直抒胸臆详述“惊”背后情感,元稹却不落俗套,以景语收尾,将惋惜、愤懑、悲痛等情愫裹挟于凄风苦雨、寒灯冷窗之中,留予读者无尽想象空间,全诗含蓄蕴藉,尽显元稹得知好友被贬后的震惊与悲凉。
4. 作品点评
元稹此诗聚焦的仅是听闻好友被贬时那陡然受惊的一瞬。在这一瞬间,千头万绪、诸般情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其蕴含的情感能量与信息量极为巨大。而作者仅着笔于这个“惊”的刹那,却将“惊”背后潜藏的复杂内蕴隐而不发,如此一来,整首诗便显得委婉含蓄、情感深沉浓厚,韵味悠长,经得起反复品味咂摸。
#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残灯无焰影幢幢……”乐天以为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怅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题为“病中作”,失其意矣。
宋洪迈《容斋随笔》
# 悲惋特甚。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卒情所激……非元、白心知,不能作此。
明唐汝询《唐诗解》
# 此诗重“此夕”二字。大凡诗中用字,最不可杂乱,此诗若“残”字,若“无焰”字,若“谪”字,若“垂死”字,若“惊”字,若“暗”字,若“寒”字,如明珠一串,粒粒相似,用字之妙,无逾于此。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
# 衬第三句,而末复以景终之,真有无穷之恨。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
# (诗)又有过作苦语而失者,元稹之“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船窗”,情非不挚,成蹙蹶声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正不须如此说。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 残灯病卧,风雨凄其,俱是愁境,却分两层写。当此残灯影暗,忽惊良友之迁谪,兼感自己之多病,此时此际,殊难为情。末句另将风雨作结,读之味逾深。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香山谓:“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近代尤如此多有也”。愚谓白之于元也,“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两语,已曲尽其情矣。元之于白也,《闻授江州司马》及《得乐天书》两绝句,亦曲尽其情。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 点题在二句。首句先云“残灯无焰影幢幢”,谓残灯则无光焰,而其影幢幢不明,凡夜境、病境、愁境俱已写出。二句“此夕”,即此残灯之夕再作一读,下五字点乐天之左降,乃逾吃紧。三句转到微之之凄切,写得十分透足。四句写足一种愁惨之境,佰觉暗风吹雨从窗而入,无非助人凄凉耳。……读此可见古人友谊之厚焉。(品)凄切。
清朱宝莹《诗式》
上一篇: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下一篇: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