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shēng
xiāng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shí
nián
shēn
shì
píng
bái
shǒu
xiàng
féng
lèi
mǎn
yīng
lǎo
zhī
huā
yǒu
tài
luàn
lái
wéi
jué
jiǔ
duō
qíng
pín
lòu
xiàng
chūn
piān
shǎo
guì
xiǎng
háo
jiā
yuè
zuì
míng
qiě
duì
zūn
kāi
kǒu
xiào
wèi
shuāi
yīng
jiàn
tài
jiē
píng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逐句剖析

"十年身事各如萍":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

# 身事:指人的经历和遭遇。一作“身世”。,十年: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擢第,历十二年。此举成数。

"白首相逢泪满缨":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

# 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老去不知花有态":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

# 老去:谓人渐趋衰老。

"乱来唯觉酒多情":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

# 乱:指唐末战乱。

"贫疑陋巷春偏少":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

# 陋巷:简陋的巷子。《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贵想豪家月最明":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

# 豪家:指有钱有势的人家。《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且对一尊开口笑":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

# 开口笑: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蹠》:“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且对:一作“独对”。

"未衰应见泰阶平":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 泰阶: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东吴生相遇》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感慨十年漂泊,以萍自比,重逢时泪满冠缨。颔联道衰老麻木,乱世中唯有酒可慰藉。颈联对比贫者陋巷少春、豪家明月独明,批判社会不公。尾联强颜欢笑,寄望未衰能见证国泰民安。此诗披露社会动荡、世态炎凉,表达身世感慨与对清平治世的渴望。全诗以“泪”始,以“笑”结,照应严密,同时此二字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振金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题下有注“及第后出关作”,表明《与东吴生相遇》这首诗是诗人进士及第后,在一次出潼关路上偶遇友人而作。当时诗人已年近六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此诗借与老友久别重逢、互诉心声,揭露了彼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世态炎凉。诗人借此抒发自身身世坎坷的愤懑与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清平盛世的深切期盼。

2. 分段赏析

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诗人开篇感慨,从唐僖宗中和三年流落江南起,到唐昭宗乾宁元年擢第,这十多年间,自己与东吴生的身世都如水上浮萍般漂泊不定。“各”字强调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历经了诸多坎坷。此时两人已至白首,偶然相逢,想起过往的种种艰辛,不禁涕泪沾满冠缨。这泪水中,既有重逢的欣喜,更有对过去漂泊生活的感慨和辛酸。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这是挥泪叙旧的辛酸之语。历经多年的痛苦折磨,诗人已变得衰老、麻木,似乎不再能感受到花儿的美丽姿态,也没有了赏花的兴致。而在这乱世之中,颠沛流离,年华虚度,唯有酒能让诗人得到些许慰藉,所以觉得酒格外多情。此联通过对比花与酒,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借酒浇愁的无奈尽显其中。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这是痛定思痛的激愤之语。在乱离的社会中,世态炎凉,贫富差距悬殊。贫穷之人居住在陋巷,觉得春天的气息都比别处少,因为他们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春光,也难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富贵人家住在豪宅,似乎连月光都格外明亮,他们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与贫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对上层统治者进行了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抒发了自己对“十年身事”的不平之情,感慨社会的不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尾联“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诗人在倾诉了内心的悲愤之后,转而强作笑颜。他说姑且对着这杯酒开怀大笑吧,趁自己还未彻底衰老,应该还能看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泰阶平”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未来的期许,也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表明诗人虽历经磨难,但仍对国家的未来抱有希望,相信清平治世终会到来。

3. 作品点评

全诗起于“泪”,终于“笑”,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泪”承载着往昔回忆,“笑”饱含对未来的展望。“泪满缨”尽显诗人十年漂泊的艰难困苦;“开口笑”则展现出诗人乐观向前的态度。这一泪一笑,高度概括全诗,诗句饱含沧桑,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篇气度宽闲,无戚戚之语。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卷二十九

# 诗特深稳,结句尤为忠厚。

清纪昀《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

# 确有此情(“贫疑陋巷”二句下)。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下一篇:唐·钱起《逢侠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