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风光浓处":乡间小路风光浓烈的地方。
"第一寒梅先吐":第一枝寒梅率先绽放。
"待得春来也":等到春天来临百花争艳,
"香消减":梅花却香气消散,
"态凝伫":姿态凝重,端庄自重。
# 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
"百花休漫妒":其他花卉不要随意嫉妒梅花的高洁。
# 漫:随意。
南宋文学家
李弥逊(1085?~1153),南宋文学家。字似之,号筠溪居士、筠溪翁、普现居士等,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进士,曾任户部侍郎等职。他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其诗命意造句皆新鲜精巧。其词则风格豪放,多抒乱世之感慨,亦有婉秀之作。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春日即事》。著有《筠溪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咏物词。描绘了陌上风光中寒梅率先绽放,待春天到来后虽香气消减却姿态依旧,以及告诫百花不必嫉妒的情景,体现了梅花高洁孤傲、不争春的品格,表达了对梅花的赞颂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百花休漫妒”一句中,“休漫妒”赋予百花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仿佛百花真的会因梅花的先放而产生嫉妒之心,而词人则对它们发出告诫。这种拟人手法,使百花的形象鲜活起来,更突出了梅花不与众芳争艳的孤高品性,也让全词的表达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对比:“第一寒梅先吐”以梅花与其他花草进行时序对比“第一”“先吐”突出寒梅在寒冬率先绽放,与“陌上风光浓处”可能暗含的其他花草在春日盛放形成对比,凸显其不畏严寒、率先绽放的特性。“百花休漫妒”将春天竞相开放的百花与梅花相对比,梅花在寒冬独放并非为争艳,其高洁孤傲的品性无需与百花比较,而百花的嫉妒更凸显出梅花不争的品格,强化了梅花“先吐”“独放”的形象与高洁品性。
3. 分段赏析
上片“陌上风光浓处”点明了场景与氛围。“陌上”指田间小路上,勾勒出开阔的野外环境;“风光浓处”则描绘出此地景色正盛、生机盎然的景象,为下文寒梅的出现铺垫了背景,让人不禁好奇这浓盛风光中究竟有何景致。“第一寒梅先吐”聚焦于寒梅初绽的景象。“第一”强调了寒梅在众多花草中率先绽放的时序,突出其不畏严寒的特性;“先吐”生动地描绘出梅花初绽时花苞微微绽放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冲破寒冷、悄然绽放的生命力,奠定了全词对梅花赞美的基调。下片“待得春来也”转入对时序变化的设想。此句承接上文寒梅先放的情景,想象春天到来之时的景象,形成一种时间上的过渡,为下文描写梅花在春天到来后的状态做了铺垫,也暗含了梅花绽放于寒冬、不与百花争春的寓意。“香消减,态凝伫”刻画了春天里梅花的状态。“香消减”写出随着春天到来,梅花的香气渐渐变淡消散,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态凝伫”则描绘出梅花即便香气消减,其姿态依然端庄伫立,没有丝毫谄媚或凋零的落魄,展现出梅花独有的风骨与沉稳,即便繁华将尽,仍保持着自身的姿态。“百花休漫妒”直抒胸臆,彰显梅花的品格。“百花”指代春天里竞相开放的各种花卉,“休漫妒”则是告诫它们不要随意嫉妒。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点出梅花在寒冬率先绽放,并非为了与百花争艳,其高洁孤傲的品性无需通过与百花比较来彰显,既突出了梅花的不争,也暗含了对其品格的赞颂。
4. 作品点评
该词被后世归入宋代词作之列,其中“百花休漫妒”一句更是成为咏梅佳作中的名句。作为《筠溪乐府》中为数不多的婉约题材作品,它充分展现出李弥逊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上一篇:宋·叶梦得《念奴娇·云峰横起》
下一篇:宋·王诜《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