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横起":云雾缭绕的山峰,
"障吴关三面":就如屏障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区遮去了三面,
# 吴关三面:指北固山。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其山三面临水,高数十丈,江防险要之地。吴关:谓当年吴国辖境,这里指今江苏沿江一带。 三面:东、西、雨、雨南三面。
"真成尤物":真是尤异奇特。
# 尤物:珍贵物品,这里指山奇特可贵。
"倒卷回潮目尽处":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
"秋水黏天无壁":秋水蓝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
# 无壁:迥远无边际。壁,边也。
"绿鬓人归":当年从这里回去时我的头发还是青的,
"如今虽在":如今我虽还活着,
"空有千茎雪":但只剩下满头如雪的白发了。
# 千茎雪:指满头白发。
"追寻如梦":回想当年情景,如梦一场,
"漫余诗句犹杰":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像往日那样雄浑奔放。
"闻道尊酒登临":听说孙策在酒筵上登临北固山,
"孙郎终古恨":可惜他壮志未酬就饮恨千秋,
# 孙郎:指孙策,常携酒登临镇江北固山游宴。
"长歌时发":不禁在长歌中抒发感慨。
"万里云屯瓜步晚":眼前万里浓云绵亘,北岸临江的瓜步一带,
# 瓜步: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东邻镇江,西望南京,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落日旌旗明灭":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时明时暗。
"鼓吹风高":鼓角声随着秋风飘来,
# 鼓吹:这里泛指军乐。
"画船遥想":看着华丽的船我不禁想象着,
# 画船:这里指战船。
"一笑吞穷发":谈笑之间横扫金人的老巢。
"当时曾照":这时月亮从东山升起,
"更谁重问山月":古往今来发生的事件,有谁去问过这月儿呢。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词。词中勾勒秋日江山的雄浑景致,通过人生阶段的今昔比照抒发岁月沧桑之感,借助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的交织,寄寓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及建功立业的抱负,风格在疏朗中蕴含豪迈,承袭苏轼词的豪放神韵。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以“云峰横起”“回潮倒卷”等景物描写,融入“绿鬓”“白头”的今昔感慨,借山川秋色抒发身世变迁之慨。用典:“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句,巧用孙策典故。孙策曾携酒登临游宴,年少有为却壮志未酬早逝。作者在此借孙策之事,感慨英雄已逝,自己虽心怀壮志却难展抱负,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兴衰与个人境遇的深沉感慨。虚实相生:“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等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展现云峰、江潮、秋水等;“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等为虚写,想象孙策游宴及战场旌旗等场景,虚实结合,拓展词境,深化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借景抒怀,开篇“云峰横起”,奇峰突兀,气势恢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紧接着“障吴关三面”,生动地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屏障般遮蔽了古吴国辖境的东、西、南三面,吴关在此泛指今江苏沿江一带。“真成尤物”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云峰的由衷赞叹。这三句是作者仰观云峰后的真切感受,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阔。随后,作者视角从仰视转为平视,“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水天浑然一体,无边无际,一个“秋”字点明了时令,让画面更具季节特色。接下来,作者由写景转入抒情。他回忆起自己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次到任时五十多岁,还算壮年,“绿鬓人归”,归来时头发尚青;可此次重返故地,已过花甲之年,虽人还健在,却已满头白发。回想当年的情景,恍如大梦一场。然而,他的诗情并未减退,下笔依旧雄浑奔放。作者虽感年岁渐长、精力不如从前,但并无伤感之情,反而以“诗句犹杰”自豪,足见其胸襟之开阔。词的下片,作者目睹眼前景物,思潮涌动,感慨万千。他联想到东汉末年崛起江东的孙策,孙策常携酒登临此山,引吭高歌。那时的孙策年少英武、手握雄兵,胸怀澄清天下之志,可惜壮志未酬,饮恨而终。“万里”以下五句,是作者游兴已尽下山回到船中后的思绪。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密布,瓜步一带夕阳映照下的军营旌旗明灭,鼓角声随风传来。此时淮水以北已被金兵占领,南宋政权岌岌可危,收复失地遥不可及。作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直捣金人腹地,实现举国父老的愿望,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结尾两句“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极为精妙。东山升起的月亮,见证了古往今来诸多历史事件,孙策、率军南下的北魏太武帝都曾被其照耀。然而,如今又有谁会去询问月亮那些过往的故事呢?此句情景交融,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4. 作品点评
此词系步他人原韵而作,虽受韵律限制,却言情状物虚实相生,行文节奏错落有致。词中今古意象交织,作者始终置身其间,以自身感慨串联时空。整体情调昂扬健康,气韵自然流畅,无刻意雕琢之痕,于依韵填词的约束中彰显出从容浑成的艺术功底。
# 起句写江上所见,从云峰着想,笔势亦如云峰突兀。“回潮”二句波长天阔,思接浑茫。“绿鬓”数句观河面皱,虽属恒情,而笔殊俊爽。下阕追慨孙郎,“落日”、“云屯”二句英词壮采,颇似东坡。此调本和东坡韵也。
近代学者、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刘克庄《忆秦娥·春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