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平随苇岸长":西湖的水面平缓延伸,与长满芦苇的湖岸相接。
"碧天垂影入清光":碧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光影交融。
"一川风露荷花晓":晨光中,整片荷塘的荷花沾满风露,清新绽放,
"六月蓬瀛燕坐凉":六月里,坐在如蓬莱、瀛洲般的仙境中,燕子翩飞,凉意沁人。
"沧海桴浮成旷荡":(乘着小木筏)在广阔的湖面漂浮,仿佛置身沧海般浩渺,
"明河槎上更微茫":遥望天河,乘槎(木筏)而上的遐想愈发缥缈难寻。
"何须辛苦求人外":何必费力去追求天外的仙境,
"自有仙乡在水乡":眼前这水乡西湖,本就是人间仙境。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诗人以平和的笔调勾勒出湖水平静如镜,周围的芦苇与湖岸相映成趣。诗人用“碧天垂影入清光”巧妙地描绘了湖面上倒映着碧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给人以宁静和明净之感。颔联:“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诗人描绘了清晨的西湖,微风吹拂着飘散的露水,荷花在风中摇曳,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六月的西湖,湖面上的蓬瀛成片,燕子在湖上停歇降凉,展现了夏季湖水的繁茂和鸟儿的闲适。颈联:“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湖水与宽广的沧海相对比,湖水在此显得微小而渺茫,暗示着人生苦短,宜放眼于眼前的美好。同时,明亮的河水上漂浮着的船只显得更加微小模糊,进一步强调了湖水的辽阔。尾联:“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诗人表达了对人们辛苦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不必辛苦追求外在的名利和地位,因为仙境就存在于水乡之中,也就是自然之中。这里的仙乡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净土,通过与自然相融合,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上一篇:宋·苏辙《仙游潭五首·玉女洞》
下一篇:宋·方岳《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