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操庞公林下时":像庞德公那样隐居山林,与友人相处时,
"入门岂复知客主":哪里还会区分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夷吾鲍叔贫贱间":就如管仲和鲍叔牙在贫贱之时相交,
"分财亦不辞多取":管仲在分钱财时,鲍叔牙也不拒绝他多拿一些。
"相倾顿使形迹空":朋友间彼此倾心相交,瞬间抛开了那些世俗的礼节和顾虑,
"素定已各肝胆许":平日里就已对彼此许下肝胆相照的承诺。
"世间未信亦论交":可这世间有些人在没有真正信任对方的情况下就结交朋友,
"得失秋毫有乖忤":一旦在细微的利益得失上就会产生矛盾。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此句运用庞德公的典故。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与友人相处融洽,不拘泥于主客之分。诗人借此描绘出一种和谐、平等且毫无隔阂的交友情境,体现出古人之间纯粹的友情,为后文对理想友情的阐述做铺垫。“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引用管仲(夷吾)和鲍叔牙的典故。鲍叔牙深知管仲家境贫寒,在分财时,即便管仲多取,鲍叔牙也毫不介意,因为他相信管仲的人品。这展示了真正的友情能超越物质利益,在贫贱时依然相互信任、彼此理解。“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进一步阐述真挚的友情。真正的朋友相互倾心相交,会抛却外在的形式和顾虑,平日里就已经对彼此交付真心,许下肝胆相照的承诺,强调了朋友间应有的坦诚和信任。“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批判世俗的交友观。指出世间有些人在并非真正信任对方的情况下就结交朋友,往往会因为微小的得失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与前文所描述的理想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真诚、纯粹友情的推崇。
上一篇:宋·袁说友《甘棠桥》
下一篇:宋·林之奇《朝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