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nán
qín
xiāng
jǐn
chì
shuāng
shuāng
bàng
fēi
zhú
miào
qián
luó
pàn
diào
cán
huī
qín
rén
zhǐ
jiě
wéi
yuè
kōng
néng
huà
zuò
ào
nǎo
jiā
fēi
yǒu
hèn
nián
nián
cháng
fèng
chéng
guī

译文

南方的鹧鸪鸟没有伴侣却又好似相依相伴,色彩斑斓如锦的翅膀成双成对傍着马儿飞翔。在孤竹庙前的暮雨中声声啼叫,在汨罗祠旁对着残阳余晖哀鸣凭吊。秦地的人只懂得把鹧鸪的叫声编成歌曲,越地的女子仅仅能将鹧鸪的样子画在衣服上。鹧鸪并非心中怀有怨恨,而是年年常常思念着回到京城去。

逐句剖析

"南禽无侣似相依":南方的鹧鸪鸟没有伴侣却又好似相依相伴,

"锦翅双双傍马飞":色彩斑斓如锦的翅膀成双成对傍着马儿飞翔。

"孤竹庙前啼暮雨":在孤竹庙前的暮雨中声声啼叫,

"汨罗祠畔吊残晖":在汨罗祠旁对着残阳余晖哀鸣凭吊。

"秦人只解歌为曲":秦地的人只懂得把鹧鸪的叫声编成歌曲,

"越女空能画作衣":越地的女子仅仅能将鹧鸪的样子画在衣服上。

"懊恼泽家非有恨":鹧鸪并非心中怀有怨恨,

"年年长忆凤城归":而是年年常常思念着回到京城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开篇“南禽无侣似相依,锦翅双双傍马飞”,勾勒出鹧鸪生活于南方,看似形单影只却又彼此相伴的画面,其艳丽翅膀夺目,成双傍马飞行,尽显灵动之态,为后文情感抒发埋下伏笔。颔联“孤竹庙前啼暮雨,汨罗祠畔吊残晖”,巧妙地把鹧鸪置于孤竹庙、汨罗祠这些承载着伯夷、叔齐与屈原事迹的历史古迹场景之中,于暮雨残晖下的啼鸣,宛如对先贤的深切凭吊,营造出悲凉而凝重的氛围,蕴含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颈联“秦人只解歌为曲,越女空能画作衣”,从历史文化视角出发,借秦地人将鹧鸪叫声编成歌曲、越地女子把鹧鸪形象绘于衣物,展现出世人仅停留在表面欣赏鹧鸪的现象,诗人借“只解”“空能”传达出对这种流于表面认知方式的不满。尾联“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诗人借鹧鸪之口,表明其并非心怀怨恨,而是年年都在思念回归象征京城的“凤城”,借此抒发自身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重返朝堂施展抱负的心愿,升华了全诗的情感内涵,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鹧鸪》首联“南禽无侣似相依,锦翅双双傍马飞”,描绘鹧鸪生活在南方,看似无伴却又相依,其色彩斑斓的翅膀夺目,成双傍马飞行,灵动活泼,为后文抒情铺垫。颔联“孤竹庙前啼暮雨,汨罗祠畔吊残晖”,将鹧鸪置于孤竹庙、汨罗祠这些纪念伯夷、叔齐与屈原的历史古迹场景中,暮雨残晖里的啼叫,仿佛是对先贤的凭吊,营造出悲凉凝重氛围,寄托诗人追思感慨。颈联“秦人只解歌为曲,越女空能画作衣”,从历史文化角度,以秦地人编歌、越地女绘图,展现世人仅从表面欣赏鹧鸪,诗人借“只解”“空能”表达对这种流于表面认知方式的不满。尾联“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诗人借鹧鸪口吻,称其并非怀恨,而是年年思念回归指代京城的“凤城”,借此抒发自己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回归朝堂施展抱负的愿望,升华了诗歌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下一篇:唐·韩偓《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