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龙泉伯":缥缈的龙泉伯,
"人间第一流":是人间的第一流人物。
"胡然天下宝":为什么天下的宝物,
"只顿海东头":却只堆积在海东头。
"斯道谁兴废":这条道路谁能使它兴盛或废弃,
"浮云任去留":就像浮云随意飘去或停留。
"绝知他日少":深知以后这样的人会很少,
"预作百年忧":所以预先为百年之后而忧愁。
南宋诗人
苏泂(1170?~?),南宋诗人。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相苏颂四世孙,曾拜陆游为师,少随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四方。曾入建康幕,而终偃蹇不遇。苏泂与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其存诗多抒穷愁潦倒之情或师友赠答,题材较狭窄。《春歌》《江上遣兴》《抒怀》《西陵道中》《舟中》等诗,或清新流丽,或飘逸豪放,《金陵怀古》七绝多至二百首,尤为雄奇。他亦能词。著有《泠然斋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缥缈龙泉伯,人间第一流”,这两句诗中“缥缈”一词营造出一种神秘、超凡的氛围,“龙泉伯”这一称呼给人一种不凡之感。“人间第一流”直接给予高度评价,突出其卓越的才能与地位,为下文对其境遇的转折埋下伏笔。颔联:“胡然天下宝,只顿海东头”,这两句诗中“胡然”表达出诗人的疑惑不解,天下如此珍视的宝物,却“只顿海东头”,一个“只”字强化了这种不合理性,流露出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颈联:“斯道谁兴废,浮云任去留”,这两句诗中“斯道”指代人才发展的道路,“谁兴废”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对人才命运不由自主的感慨。“浮云任去留”,将人才的境遇比作浮云,形象地写出了其飘忽不定、身不由己的状态,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尾联:“绝知他日少,预作百年忧”,这两句诗中“绝知”表明诗人对未来人才稀少的判断十分肯定,“预作百年忧”则将这种担忧推向了极致,诗人不仅仅是为当下的人才境遇担忧,更是为长远的未来感到忧虑,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宋·王谌《舟行》
下一篇:宋·苏轼《仙都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