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ē
shì
guā

朝代:宋作者:赵师秀浏览量:3
zuò
fēng
hóu
niàn
yōu
rán
yuǎn
shì
fēn
wéi
yīng
zhòng
guā
shì
yóu
bèi
shū
fēn
shuǐ
duō
chūn
shān
bàn
shì
yún
shēng
xián
lǎo
xué
wèi
jūn

译文

封侯的意念早已丝毫不存,悠悠然远离了尘世的嚣纷。种着瓜又不废读书之乐,这样的生活贵比千金。远远望去,江南的原野湖沼多过土地,春天的山峰半掩着浮云。我这一生已渐渐老去,要说隐居的高致,那是远远比不上您这位高人。

逐句剖析

"不作封侯念":封侯的意念早已丝毫不存,

# 不作封侯念:《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初有个人叫召平,秦朝时曾做过东陵侯,秦亡不仕,种瓜于长安青门外,世称青门瓜。诗人在这里赞扬薛氏“不作封侯念”,暗用了这个典故。封侯念:出仕为官的想法、打算。

"悠然远世纷":悠悠然远离了尘世的嚣纷。

# 远世纷:远离尘世的纷争。

"惟应种瓜事":种着瓜又不废读书之乐,

# 惟应种瓜事:“惟应”二句:是说薛氏忙于种瓜,还要分出时间来读书。事:顾校:一作日。

"犹被读书分":这样的生活贵比千金。

# 分:分心。,犹:尚且,还。

"野水多于地":远远望去,江南的原野湖沼多过土地,

"春山半是云":春天的山峰半掩着浮云。

# 春山半是云:春天里云雾浓,山峰多被遮住了。

"吾生嫌已老":我这一生已渐渐老去,

"学圃未如君":要说隐居的高致,那是远远比不上您这位高人。

# 学圃未如君:自己不謇能像薛氏那样隐居种瓜。学圃:学习种蔬菜,语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藏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未:顾校:一作不。君:指薛师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薛氏瓜庐》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联赞扬薛师石不慕功名、超脱尘俗的隐逸情怀;颔联描写其耕读结合的日常,展现隐士生活的充实与闲适;颈联以清新笔触勾勒瓜庐周围的自然景致,野趣盎然;尾联直抒诗人对自身年迈的感慨,并流露出对薛师石隐逸生活的高度向往。全诗紧扣“种瓜”主题,语言质朴自然,用典贴切,章法严谨,通过虚实结合的笔法,既刻画出隐士的超然心境,又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倾慕之情,体现了“永嘉四灵”追求野逸清瘦的诗风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熙进士,曾任上元县主簿、筠州推官。其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诗学唐代贾岛、姚合一派,反对江西派的艰涩生硬,崇尚白描,多闲逸写景之作,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等警句为人所称引。代表作品有《约客》《数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薛师石与南宋诗坛“永嘉四灵”诗酒唱酬,常以清辞丽句相酬答。其栖隐湖山,于会昌湖畔筑瓜庐而居,躬耕陇亩,披卷忘机,以素履践行隐逸之道。诗人慕其抱朴守真之志,感其烟霞自养之风,遂以诗笔摹其风骨,字句间尽显对耕读生涯的倾心与对林泉高致的追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诗。通过“不作封侯”的宣言与“瓜庐”意象,塑造了薛师石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描绘了种瓜读书的耕读生活图景,展现了野水春山的空灵画境,表达了“心远地自偏”的隐逸哲学。

2. 写作手法

化用:“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化用姚合“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之句,以“野水”“春山”勾勒瓜庐周遭的野逸景致,不仅描绘自然,还通过“野趣”与隐士情怀的契合,体现心远地自偏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不作封侯”直写薛师石淡泊功名的隐逸志向,“悠然”二字暗含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隐逸境界,既指其居所远离尘嚣的“地偏”,又指其胸襟不慕荣利的“心远”。薛师石结庐会昌湖西,以“瓜庐”为号,其居所环境与精神境界皆超脱世俗纷扰,体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逸追求。颔联聚焦薛师石的日常耕读生活,以“种瓜”与“读书”的并置,展现其半耕半读的隐逸情趣。虽与陶渊明“既耕且已种,时还读我书”意旨相通,但句法上以“惟应……犹被……”的紧凑结构,强调劳作与读书的交织,反以“忙”衬“闲”,凸显其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耕读非为生计或功名,而是精神寄托,暗合隐士“穷且益坚”的志趣。颈联化用姚合“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之句,以“野水”“春山”勾勒瓜庐周遭的野逸景致。前句写湖沼纵横、地势低洼的江南地貌,后句绘春山隐于云雾的缥缈之态,画面空灵清旷,充满天然野趣。外境之幽寂与隐者心境相映,印证“景语即情语”之理,暗含“心远地自偏”的哲学意蕴。​尾联以自叹年迈收束全诗,直抒对薛师石隐逸高致的倾慕。“学圃”呼应首联“远世纷”,以种菜喻隐居,化用《论语》“吾不如老圃”典故,暗含对薛氏“甘于淡泊”的敬赞。尾联“卒章显志”,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自身年老难追的怅惘交织,强化全诗“羡隐”主题,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全诗用典精严,章法谨严,读起来行文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人家半在船,野水多于地”。本乐天仄韵古诗。今换一句为对,亦佳。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五

# 姜尧章诗云:“小山不能云,大山半为天。造语奇特。王从周亦云:“未知真是岳,只见半为云”。似颇近之。然较唐人“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之句,殊觉安闲有味也。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中

# 宋末诸人学晚唐者,赵师秀“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世亦称之。

明胡应麟《野薮》卷五

# 永嘉四灵,赵紫芝最为佼佼。如“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固是《选》语。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 五六何减石屏“渡傍渡”、“山外山”耶?上句似乎过之。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枕上作》

下一篇:宋·强至《晓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