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shī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chūn
lái
pín
dào
sòng
jiā
dōng
chuí
xiù
kāi
huái
怀
dài
hǎo
fēng
yīng
cáng
liǔ
àn
rén
wéi
yǒu
qiáng
huā
mǎn
shù
hóng
shēn
yuàn
rén
cǎo
shù
guāng
jiāo
yīng
chèn
yīn
cáng
děng
xián
nòng
shuǐ
huā
piàn
liú
chū
mén
qián
zhuàn
ruǎn
láng

译文

春天到来后频繁来到宋家东,垂下衣袖敞开胸怀等待宜人的春风。黄莺藏在柳荫深处无人言语,只有墙边树上的花满树鲜红。深深的庭院无人,草树明亮,娇美的黄莺不啼叫趁着阴凉躲藏。随意地拨弄水让花片漂浮,希望它流到门前吸引来阮郎。

逐句剖析

"春来频到宋家东":春天到来后频繁来到宋家东,

# 宋家东: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此以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

"垂袖开怀待好风":垂下衣袖敞开胸怀等待宜人的春风。

# 垂袖开怀待好风:暗寓"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召南·野有死麕》)之意。

"莺藏柳暗无人语":黄莺藏在柳荫深处无人言语,

# 莺藏柳暗无人语:莺藏两句:言双文幽居深闺,独处孤寂。而春花已放,青春已至,奈何沉默不语。

"惟有墙花满树红":只有墙边树上的花满树鲜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深深的庭院无人,草树明亮,

"娇莺不语趁阴藏":娇美的黄莺不啼叫趁着阴凉躲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随意地拨弄水让花片漂浮,

# 等闲弄水浮花片:《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中,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道迷入山,见一杯流出,有胡麻饭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求归。既出至家,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得七世孙。”唐、宋诗词中多用此典故,或称刘郎、阮郎,或合称刘阮。以喻男女遇合之事。则刘郎、阮郎遂为情郎之谓。浮:一作流。

"流出门前赚阮郎":希望它流到门前吸引来阮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艳诗二首》为中唐元稹所作的一首绝句。诗以闺怨为主题,描绘春日里闺中女子常至“宋家东”,借“垂袖待风”等动作与“莺藏柳暗”等景,营造孤寂氛围,表达其怀春与对爱情的向往。第一首诗全篇暗喻巧妙,看似纯然写景,实则句句写人。元稹借景传达对莺莺的爱慕,期望她如“东家之子”钟情宋玉那般,回应自己的求爱,流露出追求中的渴望与失落。第二首里,深院无人、草木葱郁、莺鸟藏于阴处之景,营造出冷落氛围。诗中化用红叶题诗典故,展现出莺莺的聪慧,也体现出元稹对她的一片痴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两首诗创作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地点为蒲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春日里闺中女子频繁来到“宋家东”,垂袖等待,借景营造出静谧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表达了闺中女子怀春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流出门前赚阮郎”,巧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典故。原典是刘、阮采药迷路遇仙女结为夫妻。诗里作者将自己比“阮郎”,以流出门前花片作媒介,盼引得莺莺青睐,暗示对爱情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开篇点明时令为春天,女子频繁来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生动刻画女子的动作与神态,展现她在春日里的期盼,等待美好事物降临,实则暗示对爱情的期待。“莺藏柳闇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此句描绘周围环境,黄莺藏于柳间,四周无人言语,唯有墙花满树盛开。寂静之景衬托女子的孤独,盛开的红花也暗示女子内心的热烈情感,以乐景衬哀情。第二首“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进一步渲染深院的寂静,无人的庭院中草树明亮,娇莺却趁阴躲藏不啼,更添孤寂氛围,体现女子内心的落寞。“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女子闲来无事,随意弄水,让花片漂浮,希望花片能像传说中那样引出“阮郎”,直白表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丘为《左掖梨花》

下一篇:唐·张继《闾门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