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zhù
shān
zèng
yuán
wài
zòng

朝代:唐作者:皎然浏览量:1
nán
shān
wéi
běi
shān
lín
shù
lián
quán
bàn
shēn
huáng
yǒu
xīn
duō
zhù
bái
yún
shì
xiāng
qīn
xián
chí
zhú
shēn
kàn
shuǐ
lǎn
chū
jiàn
rén
duō
yōu
fāng
liáo
zèng
yuǎn
láng
guān
shǎng
shí
mén
chūn

译文

南山与北山彼此相邻为伴,盘曲的古树如同挚友围绕在我身旁。黄鹤虽有意却难久留,唯有白云无牵无挂与我相依。闲暇时手持竹杖静观溪流,懒得整理好麻质的衣衫出去见人。想采撷山中幽兰遥寄远方,郎官你又怎么能欣赏这石门山的春色呢。

逐句剖析

"南山唯与北山邻":南山与北山彼此相邻为伴,

"古树连拳伴我身":盘曲的古树如同挚友围绕在我身旁。

# 古树连拳伴我身:一作一闭禅门老此身。

"黄鹤有心多不住":黄鹤虽有意却难久留,

"白云无事独相亲":唯有白云无牵无挂与我相依。

# :一作何。

"闲持竹锡深看水":闲暇时手持竹杖静观溪流,

# 深:一作时,一作行。

"懒系麻衣出见人":懒得整理好麻质的衣衫出去见人。

"欲掇幽芳聊赠远":想采撷山中幽兰遥寄远方,

# 欲掇幽芳聊赠远:一作无限幽兰从欲寄。

"郎官那赏石门春":郎官你又怎么能欣赏这石门山的春色呢。

# 赏:一作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是唐代诗僧皎然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开篇,描绘出清幽静谧的山居环境,尽显闲适。颔联借黄鹤与白云,展现出世态与人情。颈联刻画自身的悠然自得与随性。尾联则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全诗将山水风光与个人心境、对友人的情谊相融,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皎然(720~795?),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与颜真卿等交往密切,与陆羽等过从唱酬,广开诗会。其诗多送别酬答之作,情致闲适,语言简淡。所撰《诗式》论述诗歌法式,标举意境,提示作诗技巧与方法,兼评历代诗作,开以禅理论诗之先河。代表作品有《诗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南山”“北山”并置,勾勒出杼山南北相依的地理格局,展现开阔的空间感;“古树连拳”以拟人手法描摹古树枝干蜷曲、盘绕如臂的形态,赋予静态景物以生命张力。全句以简笔勾勒出山居的静谧与苍古,奠定了全诗清寂的基调。颔联中黄鹤象征漂泊无定的世俗追求(化用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典故),白云则代表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一“有心”一“无事”,形成强烈反差。过黄鹤的“不住”与白云的“独相亲”,暗喻诗人对功名羁绊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皈依。白云的“无事”实为诗人内心的投射,凸显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禅意境界。颈联中“闲持竹锡”(竹制禅杖)与“懒系麻衣”(粗布僧衣)通过具体动作描写,刻画诗人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深看水”体现对自然细微之美的专注,“懒系”则流露出不问世事的慵懒心境。“深”“出”二字由观水之静到出见人之动,暗含诗人对世俗交往的疏淡态度。尾联“欲掇幽芳”以采撷山花赠友的举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高洁情谊的寄托;“郎官那赏”陡然转折,暗讽李员外纵(郎官)难以领悟隐逸生活的真趣。以“那赏”二字收束,既流露知音难觅的怅惘,又强化了诗人对世俗价值体系的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读老子》

下一篇:唐·贾岛《戏赠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