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诗":若是一天不作诗,
# 一日不作诗:“一日”二句:意为只要一天不作诗,心灵的源泉便会枯竭得象一口废井。
"心源如废井":心灵就如断了源泉的废井。
"笔砚为辘轳":用笔砚作辘轳,
# 辘轳:用手动绞车牵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
"吟咏作縻绠":吟咏就就汲水的井绳。
# 縻绠:绳索。陈三立《江行杂感》诗之一:“中宵镫火辉,有涕如縻绠。”縻:一作萦。
"朝来重汲引":只有坚持每天清晨不断地从井中汲引,
# 朝来重汲引:“朝来”二句:意为早晨起来重到井边,仍然可以打到清凉的井水。比喻只要不停地写诗,就可以不断地产生灵感。汲:指从井里打水,取水。
"依旧得清冷":就会毫无例外地得到清冷的井水。
# 清冷:指井水。
"书赠同怀人":我写出此情此意赠给志同道合的人,
# 书赠同怀人:把这首诗写给有相同志趣的人。同怀人:志同道合之人,即题中的“友人”。
"词中多苦辛":当知道词语之中凝聚了我许多的苦辛。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诗。诗题中的“戏”字尽显亲密友情,诗人向友人敞开心扉,表达了作诗要常练、诗思才不会枯竭的创作感悟,既有对友人的真诚勉励,又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自我调侃,将日常汲水的琐事与苦吟生活相类比,以轻松真挚之态展现内心世界,字里行间满是情谊。
2. 写作手法
比喻:首句将诗比作三餐,形象解释诗对诗人的不可或缺,一日无诗便觉“心源如废”,如同没了三餐滋养,强调诗人与诗的紧密联系;又以“废井”喻无诗时枯竭的灵感状态,新颖展现内心空落之感,将抽象心境具象化;还把“吟咏”比成“縻绠”,生动呈现吟咏于作诗的关键作用,助读者理解创作过程。直抒胸臆:开篇“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诗人毫不隐晦地直接道出自己对作诗的痴迷程度,将内心“一日无诗便觉空落”的真切感受直白袒露,向友人倾诉作诗于己如同生命必需,让读者瞬间直击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到其对诗歌创作的执着热爱。象征:诗中“井”象征着诗人的灵感源泉,“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每日清晨重复汲水,总获清冽井水,象征诗人每日坚持作诗,灵感不断涌现,心源如新井般永不干涸,以井的特质寓意作诗灵感的状态,使诗意更为深远,增添内涵。
3. 分段赏析
开篇,诗人便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与诗的深厚渊源,直白地道出诗已然融入生命,如同三餐,缺之不可。旁人或许数日不作诗也觉无妨,诗人却大不相同,一旦“一日不作诗”,内心便顿感“心源如废”,仿若灵魂被抽离,这绝非虚言,而是源于亲身且深切的体悟。当灵感源泉干涸,头脑仿若被迷雾笼罩,失了灵气,思维也变得迟缓,生活瞬间没了滋味,空落落的,整个人无精打采。诗人以毫无生机的“废井”作比,新颖又极为贴切,精准地描摹出那种非因病痛、纯由诗瘾未足引发的心理状态,既展现对诗的痴迷,也略带自嘲,无奈于自己这难以更改的积习。顺着“源”与“井”的意象,诗人继续深入挖掘,巧用新喻,将抽象的作诗过程具象化。写诗离不开笔砚,正如汲水少不了辘轳,可它们终究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吟咏作縻绠”。辘轳有了縻绠才能从深井中取水,笔砚也只有伴随诗人反复吟咏,才能诞生佳作。井水深幽则水甜,欲让禾苗饱饮,縻绠需频繁上下;诗意深邃方能诗妙,而这需要诗人反复吟咏,斟酌每一处细节,从命意布局、遣词造句到营造意境,无一不是精细活。正如古人所言,唐人作诗追求极致,月锻旬炼;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孟东野“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自己也曾感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见吟咏是一场绞尽脑汁、艰辛异常的精神苦旅。诗人以日常汲水的简易,类比作诗的复杂,巧妙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足见其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洞察。在前四句袒露苦吟癖好后,诗人笔锋一转,借每日汲水暗喻作诗日常。“朝来重汲引”,描绘出每日清晨重复汲水的画面,而每次“依旧得清冷”,意味着总能收获清冽井水,这恰似诗人每日坚持作诗,灵感源泉如新井般永不枯竭,佳作不断,明快的笔触洋溢着劳有所获的喜悦。收尾两句,点明“赠友人”主旨。诗人视友人为“同怀人”,认定彼此有相同雅趣与胸怀,故而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苦吟生活与作诗心得“书赠”对方,还郑重叮嘱友人莫要轻视这番言语,须明白字里行间饱含的诸多“苦辛”,那是诗人对诗执着追求的心血凝聚。
4. 作品点评
诗人别具匠心,选取日常从井中汲水这一平凡小事,用以比喻自身的苦吟生涯,如此手法极为精妙,使得诗作顿生光彩。诗中将作诗的抽象过程与汲水的具象行为紧密关联、彼此呼应,一方面把作诗这种微妙复杂的精神活动具象化,使之变得直白易懂,让读者轻易领会其中意趣;另一方面,凭借汲水行为的丰富多样,又能启发读者拓展思维,挖掘出更深更广的内涵。整首诗用词浅显质朴,含义却深刻悠远,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而这也成为该诗最为突出的艺术魅力所在。
# 贾岛云:“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杜牧云:“欲识为诗苦,秋霜苦在心。”王摩诘走入醋瓮,杨景山病极摇头,皆此物也。险觅狂搜,宁独一卢延逊耶!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
# 《赠友》云:“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语语有真气,有真性灵。人于读王、孟、韦、柳后,不读郊、岛两家,犹是缺典。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上一篇:唐·皎然《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下一篇:唐·晁采《子夜歌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