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星星筋力衰":务农老翁白发苍苍,体力早已透支,
# 筋力:体力。,星星:头发苍白的样子。
"种田犹自伴孙儿":耕种田地,仍然需要孙子扶持。
# 犹自:尚且,仍然。
"官苗若不平平纳":如果不能公平缴纳官府征收青苗之税,
# 平平:均平、公允。意思是指按照官府的比例上交。,官苗:指官府向底层劳动人民所征收的青苗税。
"任是丰年也受饥":纵使丰收时节到来,老翁也要遭受饥饿。
# 任是:即使是。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诗。描绘了一位虽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在田中劳作的老农民形象,体现出封建社会赋税徭役繁重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营造出一种对劳动人民艰难生活境遇的悲悯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深深的叹惋与同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描绘出一位年迈的田翁形象。“白发星星”突出其年老,头发已稀疏花白;“筋力衰”表明体力大不如前。即便如此,老人还要陪着孙儿下田劳作,体现出生活的艰辛,为后文揭示社会问题做铺垫,让读者对田翁的处境心生怜悯。后两句:“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由田翁的劳作转而揭示社会现实。“官苗”指应缴纳给官府的田赋,诗人直接指出若赋税缴纳不公平,就算是丰收之年,农民依然逃脱不了挨饿的命运。此句一针见血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将诗歌主题从对个体的同情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批判力度。
# 张碧《农父》诗云:“运锄耕斸侵晨起,陇畔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杜荀鹤《田翁》诗云:“白发星星筋骨衰……”读之使人怆然。以今观之,何啻倍蓰也。
宋洪迈《容斋五笔》
# 两诗(按另一为《伤硖石县病叟》)所反映者,皆被惨重剥削者之无告苦情也。
近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