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暧秋色":白露使得秋色变得朦胧昏暗,
# 暧:昏暗的样子。这里作“使……朦胧”解。谢庄《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月明清漏中":明月在滴漏声中显得格外清明。
# 漏:古代计时器。又名铜壶滴漏,以水相互灌注,日夜滴沥有声。清漏,指秋天的漏声。杜甫《洞房》:“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痕沾珠箔重":露珠沾在珠帘上,让珠帘变得沉重,
# 珠箔:珠帘。
"点落玉盘空":点点露珠滴落在玉盘上,转瞬消失不见。
# 玉盘:贮露之盘,即承露盘。汉武帝缀饰的帘子。好神仙,以为服甘露即可延年益寿,于是作承露盘以承甘露。《汉书·郊祀志》上:“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颜师古注引《三辅故事》:“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竹动时惊鸟":竹子晃动时常惊飞栖息的鸟儿,
"莎寒暗滴虫":莎草因寒带露,暗中滴落在虫身上。
# 莎:草名,其根即香附子,可入药。
"满园生永夜":整个园子沉浸在漫长的秋夜中,
"渐欲与霜同":露水渐浓,仿佛快要和霜一样了。
# 渐欲与霜同:古人以为霜由露结成。《诗·秦风·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1. 分段赏析
首联“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点明白露时节,月色在清澈的滴漏声中显得格外明亮。“暧”字巧妙地描绘出白露给秋色带来的朦胧暗淡之感,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秋夜氛围,为全诗定下了清幽的基调。颔联“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从视觉角度描写露珠。露珠沾在珠帘上,使珠帘显得沉重;滴落在玉盘上,瞬间消失不见。细腻地刻画了露珠的形态与动态,生动展现出秋露的轻盈与灵动。颈联“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从听觉角度入手。竹子因露水侵渍而轻轻摇动,惊起了栖息的鸟儿;莎草因秋寒带上露水,草丛中的小虫也不时滴下露水。这一联增添了秋夜的生动与层次,以动衬静,更显秋夜的清幽。尾联“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总结秋夜漫长,露水整夜不断,仿佛快要凝结成霜。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清寒与静谧,将秋夜露水的特点与氛围完整呈现,给读者以清冷悠长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