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朝代:宋作者:唐庚浏览量:3
shuō
mén
qián
bái
qún
cóng
duàn
zhī
wén
zhū
jūn
yǒu
chú
gōu
dǎng
jiǎ
tuī
qiú
kǒng
dào
jūn

译文

我想告诉门前那一群白鹭啊,从现在起也应该就此断绝消息、少些往来了。如今那些人正想着办法去清除所谓的“钩党”,若是按照甲乙等各种名目去追查搜求,恐怕很快就会牵连到你们身上啊。

逐句剖析

"说与门前白鹭群":我想告诉门前那一群白鹭啊,

"也宜从此断知闻":从现在起也应该就此断绝消息、少些往来了。

"诸君有意除钩党":如今那些人正想着办法去清除所谓的“钩党”,

"甲乙推求恐到君":若是按照甲乙等各种名目去追查搜求,恐怕很快就会牵连到你们身上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鹭》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七言绝句。唐庚因受张商英案牵连,被贬至惠州。他本无过错,仅因被张商英举荐便遭株连,心中满是愤懑。在诗中,唐庚以独特的视角告诉白鹭,莫要知晓人间诸事,以免日后也遭受牵连。通过这一巧妙构思,诗人对制造株连冤案的何、郑等人予以辛辣讽刺。全诗由眼前白鹭联想到自身遭遇,语言诙谐幽默,却笔锋犀利,宛如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小品文,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平遭遇的不满与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唐庚(1070?~1120?),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圣进士,曾任利州司法参军等职,因张商英举荐提举任京畿常平。张商英罢相后,被贬惠州六年,后复官,归蜀道卒。唐庚善诗文,其诗学苏轼,遭际也与苏轼相似,故有“小东坡”之称。其作诗近于苦吟,工于属对,巧于用事,清奇俊丽且多新意。文章长于议论,通于事务。代表作品有《醉眠》《栖禅暮归书所见》。著有《唐子西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白鹭》这首诗为唐庚贬居惠州时所作,是其因受张商英案牵连,有所感怀而创作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喻诗。诗歌借告诫白鹭莫知人间事以免遭株连的巧妙构思,由白鹭联想到自身无辜被贬的遭遇,以诙谐犀利的笔调,讽刺了制造株连冤案之人,表达了心中的愤懑之情。

2. 写作手法

夸张:“诸君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运用夸张手法,将朝廷权臣清除异己、株连迫害的行为进行夸大渲染,以“甲乙推求恐到君”极言追查之细密、迫害范围之广,既痛快地表达出对政治黑暗的不满,又以夸张的警示增强讽刺效果,引人深思。拟人:诗人将白鹭当作能听懂话语的对象,以“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与之对话,赋予白鹭以人的“知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人鹤对话的形式,巧妙传递自己对政治迫害的愤懑,使诗歌充满奇趣与新意。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极具巧思,诗人别出心裁地采用人鹤对话的形式,以自身被贬谪的惨痛经历为切入口,语重心长地告诫门前聚集的白鹭群。“说与”二字,奠定了谆谆教诲的语气,“断知闻”更以决绝的态度,劝诫白鹭们从此断绝彼此往来,仿佛将它们视作会遭遇同样不公命运的同类,这种跨越物种的对话,既新奇又饱含深情,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无辜受牵连的无奈与愤懑。后两句进一步展开诗人的劝诫内容,“诸君”直指朝中当权者,“除钩党”三字,生动勾勒出朝廷内部残酷打击异己、罗织罪名的黑暗场景,引用范晔《宦者传论》中“钩党”的典故,深刻揭示出当权者为排除异己,不惜采用诬陷、株连手段的恶劣行径。“甲乙推求”细致描绘出他们逐一排查、层层追问的缜密手段,诗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借由对白鹭可能遭遇的担忧,实则影射自己无端被牵连的遭遇,以诙谐却又尖锐的语言,对制造冤狱、推行株连政策的势力进行了有力讽刺。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被贬谪后的愤懑情绪。诗人别出心裁地采用与白鹭对话的独特形式,在诗歌构思上独树一帜。同时,通过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既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内心感受,又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思考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叶绍翁《西湖秋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