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堕低梳髻":梳成了倭堕髻低低地垂,
# 倭堕:即倭堕髻,本是汉代洛阳一带妇女的时髦发式。
"连娟细扫眉":描出又细又长的弯眉。
# 连娟:或作联娟,微曲的样子,形容女子眉毛弯曲细长,秀丽俊俏。
"终日两相思":终日为相思心碎。
"为君憔悴尽":因为思念你而变得身心憔悴,
"百花时":百花盛开的时节。
# 百花时:春天。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描绘了一位淡雅高洁的女子,通过对其发髻、眉毛等妆饰容貌的刻画,展现她姣好的外在形象。营造出女子因情人久未相聚而终日相思的氛围,体现了女子对情人深挚的情意,表达了女子在春日百花盛开时浓烈且痛苦的相思之苦,以及青春流逝、爱情难圆的哀怨。
2. 写作手法
比喻:“倭堕低梳髻”比作“斜挂树冠的乌黑云朵”,形象描绘出发髻大弧度半歪头侧、飘飘荡荡欲堕非堕的形态;“连娟细扫眉”似“轻雾遮掩的黛绿春山”,生动展现出眉毛弯弯淡细、如隐如现的特点。两个比喻分别从形态和色泽方面,将女子的发髻与眉毛之美生动呈现。联想:由堕马髻的形态联想到女子轻移莲步时“风飘仙袂,窈窕婀娜的娇柔风韵”;从弯弯的蛾眉,联想到眉下一湾似清水般“脉脉双眼”。借助联想,丰富了画面内容,增添人物的动态美与神韵,使读者能更全面地感知女子形象。细节描写:“低梳”堕马髻、“淡扫”蛾眉这些细节,反映出女子因情人久未相聚,失去装扮兴致的慵懒状态。通过细节体现“女为悦己者容,伊人不在,妆成无人赏”的心理,细腻展现女子深情。
3. 分段赏析
开篇的两句,词人聚焦于对女子妆饰容貌的精心描摹。在刻画女子的姣丽动人之时,仅选取了发髻与眉毛进行描绘,这运用的是以局部代全貌的精妙手法。那随意挽梳而成的堕马髻,呈大弧度地半歪于头侧,恰似一朵斜挂在树冠的乌黑云朵,飘飘悠悠,给人一种欲堕未堕之感。当我们看到这发髻,仿佛能想象出女子轻移莲步时,衣袂随风飘拂,身姿窈窕婀娜的娇柔模样。而那两道淡细的蛾眉,弯弯地向额际延展,犹如被轻雾所遮掩的黛绿春山,若隐若现,让人不禁联想到眉下那如清水般脉脉含情的双眼。发髻的弧线与眉毛的曲线,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柔和线条美感的画面,将女子的独特风采与神韵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淡雅高洁、痴情纯真的美貌女子。“终日”一句,巧妙地从对女子的外貌描写过渡到对其内心世界的刻画。这里的“两相思”,实则着重突出女子单方面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尽管男子去往何处不得而知,但从词意能够推断出,两人已然许久未曾相聚,女子唯有满心牵挂、魂牵梦绕。“终日”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如痴如醉、思念不停的状态,将她情意的深挚推向极致。此“终日”并非单指某一天从清晨到傍晚,而是日复一日皆是如此。这简短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女子每一天的行为举止与内心想法,它既是对开头两句的补充完善,又为后续两句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同时,此句也透露出开头两句中暗含着女子慵懒恹恹的神态:堕马髻本以高耸、颤晃为美,可女子却只是漫不经心地“低梳”了事;蛾眉本应精心描绘、浓妆艳抹,女子却只是随意“淡扫”作罢。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如今心上人不在身边,即便精心梳妆也无人欣赏。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便能真切地体会到女子情意的真挚与深沉。“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此句所蕴含的情感极为强烈,让人难以分辨其中究竟是女子心底的深情呼唤、倾慕之情,还是怨叹之意、表白之语。这是一股情感的猛烈迸发,显然是词人着意用笔之处。前文已描述女子无心装扮,整日沉浸在相思之中,此处又着重强调她在春日里的相思之苦,这采用的是加倍的写法,意义并非简单重复。词人特意选取春天,尤其是百花烂漫盛开的时节,浓墨重彩地突出女子在这般典型环境中的相思之深、之苦。春天,万物竞相生长,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本是充满生命活力、饱含幸福甜蜜的季节;同时,春天也常常会让人们格外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更渴望追求欢快美满的爱情生活。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率真直白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子浓烈的相思之情,这种风格与温庭筠词作一贯呈现出的含蓄温婉大相径庭。究其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词融入了民间词的元素。
# 低徊欲绝。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百花时”三字,加倍法,亦重笔也。
清谭献《词辩》卷一
# 此首写相用纯用拙重之笔。起两句,写貌:“终日”句,写情。“为君”句,承上“相思”,透进一层,低回欲绝。
不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